乾隆一生共作诗41863首,为何只有一首入选教科书?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不充高雅,只说真实。清代公认的诗词大家而且是满族人的不是乾隆大帝,而是纳兰性德。先看一个写的最好的,就弄明白乾隆的诗词在中国灿烂的诗词创作中应有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1 17:19:39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不充高雅,只说真实。清代公认的诗词大家而且是满族人的不是乾隆大帝,而是纳兰性德。先看一个写的最好的,就弄明白乾隆的诗词在中国灿烂的诗词创作中应有的地位了。先欣赏一首纳兰性德的代表作。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向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都说纳兰性德词风似南唐后主李煜,那就拿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与纳兰性德的上面的词做个比较。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华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无需多言,其义自现。清朝时诗词创作公认的水平最高者纳兰性德比不上南唐后主李煜的诗词,那么乾隆的诗词创作也可见一斑了。诗词创作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创作的再多,成不了精品,都会随风而去。乾隆的一生写诗41863首,只有一首选入小学课本,这恐怕主要原因他曾是乾隆帝,如是平常人,这41863首诗词,早已付之于灰尘了。那么,乾隆入选小学课本的这首诗,写的如何呢?请欣赏。

《飞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

这分明就是一首儿歌,而且诗眼“飞入芦花都不见”,据说还是清大学士纪晓岚给补上去的。

清朝历经近三百年,为何不能创作出唐宋时期灿烂诗篇呢?

清王朝是由女真族也就是现在的满族建立的。清王朝建立后,虽然接受了汉文化,但总体上说,汉人是长期被压制的,汉族文人也是被长期压制的,而诗词创作需自由放飞精神世界,这在清朝是不容许汉人这样做。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引来杀身之祸,如此环境下,怎么能创作出如盛唐时那样灿烂的诗篇呢。当时,只有清贵族才可任意发挥,但这些人尚处于学习阶段,对汉文化那能深明其义呢。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