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现在电视剧,播放平台都是按集数购入。几十万一集甚至几百万一集。集数越长,赚的钱自然越多。更何况现在演员片酬那么贵,不拉长集数怎么赚回本。
周播剧的模式在中国是行
关注一下今年热播的剧集,《孤芳不自赏》虽然主演严重缺席拍摄,但在抠图技术人员和替身的联合努力下,片方还是剪出了62集。而且这样影响恶劣的剧集居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哪怕只是象征性的几十万罚款都没有。
另一部玛丽苏大戏《楚乔传》,后期剧情极度混乱无序,甚至有些情节都无法正常衔接,67集。相比之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抻长的方式,只是增加主要配角戏份以及让两位主角多撒些不推进情节的糖,58集绝对是业界良心。虎头蛇尾的《那年花开月正圆》,在当初开拍以及前期的新闻发布中都显示为50集,最终播出时是74集。
古装剧几乎全线注水,都市剧也没好到哪儿去。《欢乐颂2》为了打发多达51个品牌商,戏不够音乐凑回忆凑吵架凑,被生生扩展成55集;与它相比,绵延两代人恩怨,加之身世之谜等经典狗血桥段的《因为遇见你》,故事跌宕起伏百转千回,56集真的不算多了。
▲《那年花开月正圆》剧照。
再之前,96集的《武媚娘传奇》,81集的《芈月传》,即将播出的《如懿传》有90集,《赢天下》片方公布为80集,但据说播出时经重新剪辑逼近百集并非不可能。《克拉恋人》开启了都市剧大幅注水的先河,人们发现即使是什么都没表达的都市小言剧也能播68集——即便后半段原本的男主角Rain已经完全消失无踪;在2018年湖南卫视推介会上展示的重头都市小言剧《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预计为72集。
从前,我们的电视剧不是这样的,《士兵突击》、《潜伏》、《亮剑》、《裸婚时代》都是30集。再往前,经典的87版《红楼梦》只有36集、全面记录展示一个家族一个产业沉浮的《大宅门》40集、引领高端历史剧一时风潮的《雍正王朝》44集。而承载几代人回忆的83版《西游记》只有25集、跨越三十年写尽民族产业兴衰的《大染坊》不过24集、而刷新了无数人爱情和婚姻观、一举奠定王志文江珊地位的《过把瘾》居然、真的、简直不可思议的,只有8集!
原因:“注水”是为了稀释成本
电视剧越来越长,明明三五场戏就能交代清楚明白的事情要说上一集,许多情节都毫无意义,台词更是废话连篇。这样的拖沓冗长会不会让电视剧节奏变慢、剧情松散?当然会。那为什么还要这样注水抻长?因为钱。
建一个电视剧项目,服装、制景以及其他各环节工作人员的费用大多都是按工作时间走打包价,比如80天多少钱,100天多少钱,增加一些他们的工作强度问题并不大,而衣服和布景这些先期东西,用在30集里和用在50集里是完全一样的,但平摊到每一集里意义则完全不同,按30集规模花出去的钱,现场每天多拍摄一点,给配角多加几场戏,到后期制作剪辑成40集甚至50集的完成片来卖,对成本的稀释效果显著。早些年这样做的公司并不多,只有少数无良片方。但随着演员的片酬如坐上火箭般飞涨陷入畸形状态,让整个产业的所有链条都沦为为演员打工后,即使是优质片方也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方式。
记得多年前,我从事媒体工作不久,发生了李保田先生状告片方的新闻,只因为他主演的电视剧《钦差大臣》与他签约时是30集,而播出时片方想将其注水“抻”至40集(最终在纷乱中只追加到了33集),较真的李先生一怒之下将片方告上了法庭。这则新闻在今天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因为现在既没有李先生这样“轴”的演员,也没有这么心慈手软的片方。片方的注水动辄十几二十集,甚至集数直接翻倍的事也不是没发生过。片方变得这样凶残,一方面当然是对利益最大化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是迫于演员高额片酬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