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不上班,人变不变傻不确定,但有可能抑郁是真的。必须要找到充实生活的方式。
之前读过一句话:“废掉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闲着。”现在觉得很有道理。
我之前上了八年
因人而异。
我退休五年,谢绝了好几个单位返聘的美意,一直在家呆着,我觉得我的知识面更宽了丶生活更有规律了丶记忆更好了……
我每天就做三件事:
第一件,一吃过早餐就去菜市场或超市买莱。不但在买菜中了解市场行情和物价走势,还在与菜农丶菜贩的砍价中锻炼口才丶磨炼智商。
第二件,买完菜提回家里,剩下的清洗丶分拣丶做饭就是老婆的事了,我直奔图书馆或新华书店。我从初中时代开始就养成了到图书馆看书的习惯,后来由于单位事务太多,特别是担任单位主要领导后就很少有时间进图书馆了。退休后我终于又恢复了进图书馆丶书店看书的习惯。我喜好文史,中外文学名著丶古诗丶词曲丶名人传记丶散文赏析丶说文解字,只要找到一本喜欢的书,我可以在图书馆或书店一坐就是一个上午或下午,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我感到无比的充实丶快乐。
第三件,看书之外的业余空闲就是在今日头条。我除了看头条上的文章,也回答问题。我每天答题4~5条,以回答社保丶社会丶三农问题为主,如果遇到其他感兴趣的问题也会回答。记得去年回答了一个国际方面的问题,阅读量达到120多万,点赞2300多个。我回答问题一是好玩,二是打发时间,收益多少不太在乎,毕竞我每个月有将近6000元的养老金,子女也都事业有成。通过回答问题,我的大脑每天都在思索,有时候我会觉得,虽然65岁了,脑子比青壮年时期还要更好用。
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长期不上班,就算没有经济压力,智商是否会下降,这个完全因人而异。但有一点要注意,不管上班不上班,人的大脑一定要用,人们不是常识脑子越用越灵活嘛,这个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