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可以控制吗?

【看到这么多人胡说八道,所以忍不住插两句】1.可控核裂变是重质量原子(铀-235)被中子轰击裂变成多个中等质量原子,过程释放多个中子,(总质量亏损转化能量,能量以动能增加和辐射射线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31 18:53:19

托卡马克装置验证了人类能实现可控核聚变,验证的一小步,是人类科技的一大步。

可这种聚变的能量入不於出,是赔本的买卖,令技术人员蒙圈了。问题出在哪里呢?聚变赛一声啸响,所有大能耐的国家一齐起跑。

核聚变的能量是惊人的,还用得着再给它外注能量吗?,问题就在这里,你没看错!。

谁都会想到让聚变脱离托卡马克装置,让它自给自足,唯一的方案就是将聚变炉做成保温瓶的形状,将聚变产生的伽马射线反射回聚变中心点或中心轴线上,这样就能实现聚变自给点火了。

任何材料都会在聚变傍汽化,这又是个大问题了。所以,这个装置最先会造得非常大,耐高温壳体与反光材料就是这个技术的核心,1克材料以上千万元计,怕了吧?。

既然能脱离托卡马克这个育婴室,一切问题就好办,好继续办了。这个时候的聚变室,不再是高尽空的了,氢材料密度每增加一个量级,其火力就可增强4个量级。几百年后,人类会将炉膛压增加至100乃至1000个大气压。

怕了吧,请你站稳了,再描述下去,你会吓晕的。先搬张板凳坐下,容我再吹下去。

反射回中心点与中心轴上的伽马射线,氢可不买它的账,射线成了过路客,它不会在这里形成几亿度的高温,呵!。

我说地球人类就是笨,你不信也得信了。得在氢中再加点什么元素,问题不就解决了?,这是秘密,绝密,什么元素我就不说了,你们技术人员慢慢玩去。

300年后,氢聚变炉才能实现小型化,那时候的汽车,轮船,飞机,宇航器全部是用聚变能。

宇宙中,氢元素丰度最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1000亿年内,聚变能是无限的。

10000年后,人类能实现氦以上更重的元素聚变,其技术性又是另一个级别。这技术我就无时间说了,还要搬砖呢。

说太多了,喝水先,下面就由专家们继续吹。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