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鲁智深听潮信而圆寂,一个健康的人为何会说死就死?

这个问题我认为是这样的:古人对僧人的死亡称为园寂,鲁智深的死是作者有意安排的一种神秘的死,留给读者心里一个高尚的形象,什么遇林而起闻潮而寂的偈语,是文章有意构造,並不是那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1 13:53:53

第一:《水浒传》本来就是文学故事,鲁智深听潮信而圆寂,也只是应了五台山大师智真的偈语,“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从故事的情节里来说,他算是108好汉中,善始善终的一位,所有的偈语也概括了他丰富且精彩的一生,所以他的见信而寂算得上是功得圆满,立地成佛,对他来说是最好的结局吧。

第二:一个健康的人为何会说死就死?这听似有点像玄学,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我爷爷就是典型的例子,爷爷活了90岁,90岁那年,还在耕地,很健康硬朗,看起来不像个90岁的老头,有一天,他耕完地回家,回来后吃了饭跑到姑夫家里,把后事都安排了一遍就走了,姑夫一家都莫名其妙,以为老糊涂了,说糊话也不当回事,结果第二天早上爷爷就真走了。大家都觉得很玄的,说可能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看到了自己生命的终点,尤其爷爷又是当地的茅山道士类的人,大家更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终究是什么,其实很多事情也无法解释,就像很多病了很久的人有回光反照一样,一样也无法用科学的方式去说清楚。所以鲁和尚听到潮信时,知道自己要走了,可能也有些玄之又玄的东西在牵引吧,毕竟中国最早就有易经,周易等,命理类的学问我们可以不信,但不代表它不存在,并且从他事前写好信,对自己的一生的总结,也证明自己确实是知道了生命终点已到,人生本就是一场旅途,他提前走到了自己的终点。

第三:自杀之说,这种可能性极少,听到潮信,想起偈语,觉得自己要走了,写了遗书自尽,虽然说鲁智深杀戮一生,在征方腊时,兄弟死伤无数,对宋江等也是失望之极,但最亲密的武松还在,林冲也还在,所以,还不至于心灵受伤到自杀了此一生。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