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为什么一定要穿寿衣?只穿平常的衣服行不行?

寿衣是人死后专门穿的衣服,许多人搞不明白,普通人死后,为啥要到寿衣店去买那些肥大笨拙难看的寿衣给死者穿上。有人说这是封建迷信,也有人说人死后身体变得僵硬,寿衣相比较现代西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3 17:40:01

我们村一个老人,小时候我最爱蹲他一边玩,因为他每天都很闲,而且还会讲故事。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在外面挣了一些钱,回到家后天天享福。每天搬张躺椅坐在树荫下。我最初并没有跟他接触过,后来他给我出了个字谜叫“稀有稀有真稀有,一棵庄稼收一斗”。

我记得当时我没用想就说是科学种田的科,他乐坏了,然后就开始跟我讲故事。我发现他知道的故事特别多,所以没事儿时就喜欢蹲他椅子边听他讲故事。

他去世时,我已经大了。他去世前半个小时,让儿子给自己换好了寿衣,然后让儿子去通知本家的人。

儿子通知后回来,他坐在沙发上去世了。

就是这么安详,就是这么省事,连去世后的寿衣都不用别人给自己穿。

说实话,小时候我对寿衣这个东西也是很恐惧的,因为恐惧,连带着对于那些清朝天电视剧也恐惧,因为现在的寿衣其实多是以清朝服装为主的,当然我们说的是样式。

小时候恐惧,长大后就会好奇。加上我长大后长期在村里生活,村里平时有老人去世也会去帮忙,所以对于老人去世穿寿衣这件事也算是了解了一些。

有些人会说,老人去世为什么一定要穿寿衣?穿别的衣服行不行呢?

我们先说一下老人去世后穿寿衣的过程,再来说一下为什么要穿以及穿别的衣服行不行。

Ⅰ:去世老人穿寿衣的流程以及为什么要穿

在农村,当一个老人闭眼咽气的那一刻,无数规矩就开始发挥作用。首先,儿子会通知本家以及村里几个经常管事的人。

本家和管事的人到来后,由儿子以及本家亲近的人开始送头道纸,这道纸叫“押魂纸”。等到停灵七天出殡的时候,还会有一道“起魂纸”。

需要注意的是,儿子仅仅是送这一道纸,回来后就要守在灵前,再不能离开,直到七天发丧以后。当然了,如果儿子多,则由大儿子守灵。

在送纸的同时,管事的人已经通知了村里另外帮忙的人,第一批需要通知的人就是几个妇女,她们负责给老人穿寿衣。

一般情况下,是几个五六十岁的妇女,有一个原则是辈分上要比去世者大,比如去世者的婶子,平辈的需要是嫂子辈的。

去世者不管男女,都由她们这些人换。所以,有些农村老人坚强了一辈子,去世后不想这样,所以会在去世前让家里人给自己换好。

当然了,也有儿女给换的,但一般都是别人换。因为儿女换的话,最容易落到老人身上泪。而去世老人身上是不能见泪的。

可是,为什么一定要穿寿衣?

其实这个并不难理解,平时我们走亲戚或者参加什么活动时,还会换件新衣服,或者是干净衣服。中国传统文化里,最讲究一个孝字,讲究的是视死如事生。

就是老人其实是去了另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不得穿件新衣服吗?平时走亲戚还穿呢,这时候还穿平时的旧衣服吗?

这样做儿女的会难受。

所以就有了老人去世后穿寿衣的习惯。

那有人会说了,非要穿寿衣吗?只穿平常的衣服行不行?

Ⅱ:老人去世后,只穿平常的衣服行不行

事实上,在过去的时候,有很多老人去世就是穿的平时的衣服,区别仅仅是这些平时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所以,老人去世后,只穿平常的衣服当然是行的。

我们要知道,老人去世后穿寿衣,是现代人生活富裕后的一个表现。在过去,别说换件新寿衣了,能有个平时的干净衣服就不错了。

我们看朱元璋父母去世后,连个埋他们的地方都没有。这时候还会讲究穿寿衣不穿吗?条件好的会想办法弄口薄棺,条件不好的直接席子一卷就埋了。

这样的条件下,谁还会讲究寿衣?平时的衣服就不错了。

但同时,我们不能认为穿寿衣就是多此一举,这种行为其实是孩子对老人的一种尊敬以及感恩。

当没有条件时,当然怎么样都可以,穿平时的衣服也可以。可假如条件允许了,人们都会给去世的父母置办一身寿衣,有的甚至是冬夏两身。

除了这些,有的人还会给父母带去一些平时喜欢的东西,一些平时佩戴的首饰什么的。

这些东西其实跟寿衣的意义是一样的。老人干净的来,干净的去。视死如事生的观念下,老人只是去了另一个地方,穿着干净的新衣服,戴着平时的首饰。

所以,穿寿衣其实是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儿女们对老人的尊敬和感恩。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只穿平时的衣服也是可以的。事实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只穿平时的衣服也是可以的。

但如果是这样,儿女们大多要被别人非议,至于谁对谁错,我们这里不去评判,我们只说穿寿衣不穿寿衣的事。

Ⅲ:就黑嫂个人的观点来说,我是不赞成在老人去世后大操大办的。这些寿衣并不便宜,我在给人家帮忙时,也曾经跟着去买过,一身这样的衣服,普通的七八百,千把块,还有更贵的。

问题是,这样有用吗?

仍然还是那句话,办的是死人的事,挣的是活人的脸。老人去世后办得再怎么隆重,都不过是为了给活着的孩子们挣脸面。

所以,与其在老人去世后花上一百万,不如老人在世时端给他们一碗水,坐在他们身边聊上一个小时天。

所谓大操大办,他们去世后,就算是穿上几万块钱一件的寿衣,又有什么用呢?没有他们生前喝到一碗儿子端的水快乐,您认为呢?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