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醉金迷的大上海,成为青帮大佬。无父无母的小瘪三黄金荣,是如何发迹的呢?
我是三少,我来回答。
流氓中的天才
流氓,这份职业与天赋有很大的关系。天赋高,又有远大理想的人,混得风
了解一个所谓“坏人”的发迹史有时候比了解一个“好人”的发迹史更有营养。因为无论怎样定义成功,成功终究都是尘世中的成功,所以这世界上几乎就没有“一尘不染”的成功。
好人的发迹史通常都是经过刻意装饰、精心擦拭的虚幻高楼,寻常人往往是只见高楼,却永远不知这高楼究竟是如何平地而起的。
成功的好人从来不会教咱们去搅合泥沙,因为这过程有脏的部分,与成功后的名誉不符。
而所谓坏人的发迹史恰恰相反,虽然它让你看到的是污渍斑斑的高楼,难得是它会告诉你泥沙该如何搅合,高楼一层层该怎么起。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前提,你得会见污渍见真谛,而不是见污渍沾污渍。否则,学一个坏一个。
所以说真正的聪明人一定是这种人——在坏中能学到真谛,在好中能剥离虚假。一个人最终学坏,道德原因是其次,悟性原因才是根本,一个人最终能学好同样如此。
之所以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说如此闲话,那是因为如何面对好与坏实在是咱们生活中一个最大的问题。
言归正传,咱们聊黄金荣是怎么发迹的?总之先记住一句话,坏中学真谛,好中学真理。
上海滩三大亨中,世人把杜月笙看的很高,其实黄金荣才是三大亨江湖格局的真正开创者、奠基人。在当年的上海滩,没有黄金荣很可能就没有后来的杜月笙;而没有杜月笙,黄金荣还是上海滩呼风唤雨的大亨。
杜月笙是那种需要别人给他架一部梯的人中龙凤,而黄金荣却是那种平地起高楼的混社会高手。
黄金荣是从上海滩法租界巡捕房一个小小的“包打听”起步的。
在当时的上海滩,干上包打听仅仅意味着能有些街头小权力,但也仅此而已。但黄金荣却把手里仅有的那点街头权力用到了极致。
一方面他拿那点街头小权利欺行霸市,黑吃黑,尽可能地给自己捞实惠;另一方面他又很会借此收拢社会上的一些三教九流。
等手底下有了一帮小瘪三小流氓之后,他玩的就更巧了,那些小瘪三小流氓既是他的眼线,又是他唱双簧的道具。
唱的啥双簧呢?小瘪三小流氓假造事端,然后黄金荣再出面加以平息。
照现在的说法这就是业绩造假,声誉造假。
靠着这一手黑,一手巧,黄金荣这个包打听不仅在上海滩的街头站稳了脚跟,也在法租界巡捕房站稳了脚跟。
说白了,黄金荣的第一步就是靠着“耍鬼”挣表现,站稳脚跟后进一步获得了站起来的机会。
自调入法租界大自鸣钟巡捕房之后,黄金荣逐渐获得了一些台面上的机会。
在街头混,黄金荣靠的是又黑又巧的手段;那开始混台面后,黄金荣靠的又是什么呢?
刀切豆腐面面光。
很多人认为这是杜月笙为人处世最过人的地方,其实黄金荣早在杜月笙之前就把这一套玩的很纯熟了,杜月笙后来不过是发扬光大罢了。
说到底,这刀切豆腐面面光就是事事会左右逢源,面面俱到的意思。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身段极灵活,不管遇到的人事有多少面,总之到自己这里绝没有对立面。
1900年前后,四明公所纠纷在上海滩闹的很凶,而处在法租界和宁波老乡之间的黄金荣表现的就很老道,不管两头如何对立,自己只做两头迎合之事,绝不行一头站队之举。
台面上这样的事遇多了,时时都是面面俱到的,黄金荣自然就和台面上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成了朋友,这其中就不乏虞洽卿这样的头面大佬。
站在黄金荣发迹的角度看,在这阶段,他其实是用面面俱到的做派一点点地垒起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有了江湖地位后,黄金荣行事慢慢就有了大哥的意思。
啥是江湖大哥?机会面前不手软,难题面前不塌台。
黄金荣流氓产业的基础“荣记大舞台”以及“聚宝茶楼”哪里来的?都是抓住机会巧取豪夺来的。
至于难题面前不塌台,黄金荣就更可圈可点了,巧妙应对宋教仁、陈其美刺杀案,成功营救法国总领馆的书记官以及遭山东土匪绑架的雷狄大主教——
透过这些事其实能看出来,黄金荣一路发迹可不是只有那些流氓手段,该拿硬功夫真本事的时候,他是拿得出,也有拼劲的。
所以说,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样的成功,这中间一定得有硬功夫真本事的部分,天底下没有只巧不硬的成功。
流氓产业的基础有了,远播上海滩的声威有了,接下来的黄金荣开始玩通吃了。
有一点必须说明,一个男人的成功,关键时刻遇到一个对自己有帮助的女人很重要。黄金荣在这个方面很幸运,因为在他打拼的关键阶段,他身边始终站着上海滩的女中豪杰林桂生。
正是在林桂生的协助下,黄金荣一方面大开香堂广收门徒,另一方面则在幕后号令这些门徒八面出击。将上海滩的赌场、堂子、坑蒙拐骗偷等等江湖名堂尽收麾下后,黄金荣就此登上了上海滩头号大亨的宝座。
当然,一个大亨的辉煌还得有承前启后的能人加持,在这一点上,黄金荣无疑也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杜月笙。
之后的黄金荣几乎就是搭起台子的翘脚老板,杜月笙在台上挣下的,一半都是他的,这里不仅包括银钱,还包括杜氏江湖大格局下的种种好处。
小角色时够聪明,中角色时够智慧,大角色时够幸运——简而言之,黄金荣就是这么发迹的。
一段可模仿,全程难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