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说的:“五年六月七日八时”,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老话说的是人到五十以后,身体状况就开始走下坡路,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年龄阶段,下滑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广大的劳动人民,
我国许多老话是从农村流传至今的,“五年六月七日八时”就是其中之一,这句话对于提醒人们保养好自己的身体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年六月七日八时”这句老话很含蓄,一般的人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把这句话数字和时间分开来读,就是“五、六、七、八”和“年、月、日、时”,看不出是啥意思。假如我们把这句老话与人联系,那么就是“五年六月七日八时”了,可是还是看不明,讲不通啊!五年啥意思?六月又是啥意思?七日又是啥意思?八月又是啥意思?还真是令人费解啊!这里面肯定有与人有关系的特定意义。
人生是分年龄段的。从幼年到童年,从少年到青年,从中年到老年,也就是说从人下生开始,就在不停地走向不同的年龄段,从1岁幼年开始到入小学前就是幼年和童年,进了小学大门,就开始青少年时代,结婚就是中年人了,当人迈入50岁,身体开始衰退了。
50岁人的身体开始衰退说,给人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和依据。人们总结了人50岁以后的身体逐渐走向衰退种种现实情况,总结出了“五年六月七日八时”。按照这个时间段来看,这句话的产生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了,绝对不是现在。
既然“五年”指的是50岁,那么,“六月七日八时”指的又是什么呢?以此论推60岁、70岁和80岁?“六月七日八时”明明指的是月、日、时,而不是年啊?!这又该怎么解释?这说明这句话的“年、月、日、时”是另有所指。
“五年六月七日八时”中的“年、月、日、时”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们确定“五年”指的是50岁,“六月七日八时”呢?这里面到底是啥意思呢?弄明白我们为什么把“五年”认知为50岁,后面“六月七日八时”的疑问,就迎刃而解了。
民间老一辈之所以把“五年”看成是50岁,是根据周围人的人的身体情况确定的。在这里“五年”词组是叙述词,而不是单纯地数词和名词的结合。数词“五”指的是50岁,“年”在这里既是名词又是动词,是每况愈下的意思。它是在讲明了一件事,在说人从50岁开始,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开始衰落了,要按年来计算自己能活多大岁数了。这是在提醒还在劳作的50岁的人,不要一个劲地出力了,要注意养护自己的身体了。
综上对“五年”词组的分析,那么,“六月七日八时”就好理解了。意思就是“六月”指的是60岁,按月计算每况愈下了;“七月”是70岁,按日计算每况愈下了;“八时”是80岁,按时辰计算每况愈下了。指的都是人的身体情况,提醒每个年龄段的人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养护好自己,活大年纪,否则,就是短命的。
“五年六月七日八时”是民间流传下来的老话,与人的身体有直接的关系。是在提醒人们,人的身体会随着年龄增长渐渐衰退,同时,也在告诉人们要珍惜当下,注意养护自己,
“五年六月七日八时”这句老话仍然适合于现在社会。现在的人,不一定从50岁身体开始衰退,也许晚些,但是,养护好自己身体,不给儿女和社会添麻烦,这是非常重要的。这句话也是在告诫儿女们,要珍惜父母健在的时光,常回家看看。
总之,“五年六月七日八时”意思指的是:五十岁的人要用年来计算以后活着的时间,六十岁的人要用月来计算以后活着的时间,七十岁的人要按日来计算以后活着的时间,八十岁的人要按小时来计算以后活着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