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刑罚“一丈红”,到底有多残酷,为何感觉受过此刑的嫔妃都活不久?

“一丈红”并不是清朝时期的正式刑罚。
关于“一丈红”的描述,最早出现于宫斗剧《甄嬛传》中。《甄嬛传》中夏常在依仗着自己出身武将世家,对出身低微的安答应和甄嬛百般欺凌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8 08:13:28

“一丈红”并不是清朝时期的正式刑罚。

关于“一丈红”的描述,最早出现于宫斗剧《甄嬛传》中。《甄嬛传》中夏常在依仗着自己出身武将世家,对出身低微的安答应和甄嬛百般欺凌。后来夏常在穿着皇后赏赐的衣服招摇过市,并且当众羞辱同为低等嫔妃的安答应。这一幕刚好被路过的华妃看到,虽然华妃也经常欺负安答应和甄嬛,但是本着“后宫只许我欺负人”的原则,华妃还是出手惩戒了夏常在。

在《甄嬛传》后面的剧情中,夏常在再也没能出场,估计是被华妃活活打死了。从小太监对“一丈红”的解释来看,“一丈红”就是杖刑的一种。杖刑从秦汉时期就已经开始盛行,一般杖刑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杖责”,一种是“杖毙”。“杖责”就是按照一定的数量对犯人的腰部以下进行击打,“杖毙”则是一鼓作气把犯人打死。因为古代的医疗水平有限,杖刑在古代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刑罚,一般人只要受过“杖责”,轻则遍体鳞伤奄奄一息,重则骨断筋折当场毙命。

东汉末年曹操在做洛阳北部尉的时候,就曾经制作了一批大棒。只要是违背法令的人,都会被曹操活活打死。明朝皇帝尤其喜欢使用杖刑,为了展示皇权的威严,明朝朝堂上就设有杖刑。官员们稍微让皇帝感觉不如意,就会被拉出去杖责。嘉靖皇帝为了让自己的父亲进入太庙,在朝堂上活活打死了16名大臣。犯人受过杖刑能否活下来,主要还是看杖刑的标准。如果只是打三五棒教训一下,犯人还有机会活命。如果不打到血肉模糊不罢手,犯人基本没有生还的可能性。

从小太监的描述不难看出,“一丈红”显然属于不把犯人打到血肉模糊不罢手的一类杖刑,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夏常在在受过“一丈红”之后直接领盒饭了。当然在真正的历史上,高级妃嫔并不能随意处罚低级妃嫔,即使是后宫的管理者皇后,也不能随意对妃嫔使用杖刑。清代没有皇后对妃嫔使用杖刑的记录,明朝时期只有一个皇后对妃嫔使用杖刑的记录,那就是明宪宗的原配吴皇后,痛打宠妃万贵妃,结果吴皇后被打入冷宫,万贵妃反而更受宠爱。

清朝时期出现过一次妃嫔处罚宫女的记录,乾隆皇帝的宠妃惇妃因为小事杖毙了一名宫女。结果宫女的父母告上朝廷,惇妃直接被降为惇嫔,还拿出了一百两白银赔偿了宫女的父母。从惇妃打死宫女的案例不难看出,清朝时期妃子并不能随意使用杖刑,即使是最下层的宫女,也不能被随意处死。至于《甄嬛传》中关于“一丈红”的描述,也只是编剧艺术加工的结果,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