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的姓氏文化,既有相近的属性,也有不同的形式。姓氏文化各有其特色,也实属正常。借此机会,牧渔君带您简要了解一下中日两国的姓氏。
不光是中日两国,其实人类从诞生的时候,
这个问题首先是虽然日本受中国的汉文化影响很深,但是古代的日本平民是没有姓的,或者说没有资格拥有姓。直到1875年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明治天皇颁布了《平民苗字必称令》,规定所有日本人必须使用姓氏,于是日本人才仓促之间开始全民取姓。比如说当日本公务员去调查统计农村姓氏的时候,有人刚好在山下干那啥,就取名山下;有人刚好在田中干那啥,于是就取名田中;有些人则爱好比较特别,恰好在井边,又取姓叫做苍井……总之,地名、职务名、数字名,能拿来取姓的都被日本人拿来用了,以至于日本如今拥有十万多各种不同的形式。
和中国人最早就拥有姓不同,古代日本只有名,没有姓。等到天皇制度和贵族形成之后,日本才出现了姓和氏,抛开无关的氏不说,当时日本的姓更类似中国的爵位,它是世袭的。并且跟中国爵位里面的“公侯伯子卿”一样,日本的姓也是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按照在朝廷中身份的高低不同,拥有不同的姓。
既然姓是权贵的象征,那就注定古代日本拥有姓的人是十分稀少的,大约也就十几种,并且全部掌握顶级贵族手里。明治维新(1868年)以后,日本废除了封建的等级制度,于是日本政府决定所有的平民百姓都必须给自己取姓。
这才有了那些千奇百怪的姓,毕竟当时很多农民并没有文化,也不知道给自己取什么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