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很乐意来回答,因为我就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并不愉悦的经历。
也许你会觉得这句话有点绕,那是因为过程有些艰涩,但结果令人振奋。
其实在退休前几年,我就一直在关注着市里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是退休老人的追求。合唱团是“是非之地”并不奇怪,其它老年人活动组织也都是如此,为什么会这样?以下或许是原因所在:
1、退休之后,人的大半辈子思维平衡“失衡”,要重建平衡很困难,因此,老年人不自觉的弱点,特性表现出来,在群体中就隔隔不如,差不多都是如此,这是问题的根源。
2、参与群体活动时,虽然都是为“乐”,而获得“乐”的思路还是有差异,对有些人差异还很大,这种差异就是问题。
3、上面的差异怎么产生的?比如:文化水平,修养水平,人文环境变化的不适应,退休前工作环境的惯性,甚至生活环境的不适应,等等,都是原因。
4、另外,还有一个较特殊又无法回避的问题一一黄昏恋,独男独女在其中这份“任务”绞动这一群体时而波澜壮阔也不反常。
5、还有就是争先恐后,势力型负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老同志们,你们看呢?
2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