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清朝最厉害的皇帝是谁?康熙,雍正还是乾隆?

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说:
1、个人能力。如果单单就他们的个人能力来说的话,小北觉得应该是雍正能力比较强一些。承前启后的作用。虽然咱们都听说有“康熙王朝”其实并不然,当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3 21:50:36

毋庸置疑,清朝最厉害的皇帝,肯定是康熙。康熙不仅是清朝最厉害的皇帝,也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四五百个皇帝当中,最厉害的皇帝之一。翻开人们对中国历史十大皇帝的各种评比,你会发现,无论怎样评比,康熙皇帝总能占有一席之地。这也变相佐证,康熙的确是清朝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最厉害皇帝。

平定四方,谁与争锋,开创高度统一的大清帝国。

康熙8岁即位。即位之初,辅政大臣鳌拜专权,给这个幼小的皇帝,造成了极大的政治压力。然而,自古英雄出少年,16岁那年,康熙开始绝地反击,通过培养一批青少年勇士,愣是把鳌拜这个勇猛武将、不可一世的“大咖”彻底收服。

专权的鳌拜铲除了,朝政理顺了,少年的康熙成熟了。于是,康熙开始一展雄心抱负,一个大手笔接着一个大手笔,一个奇迹接着再创造另一个奇迹。

20岁那年,康熙与那个“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彻底摊牌PK。最终,20岁的康熙完胜了60多岁的吴三桂和另外两个藩王,将三藩之乱彻底平息。

30岁那年,康熙经过多年准备,对台文武之道,张弛有度,综合施策。在福建,康熙重用姚启圣,在统兵攻台上,重用降将施琅。最后由施琅率领大清水军开向澎湖,最终一举收复台湾。

31岁那年,台湾刚一收复,康熙就将战略目光转向北方,开始对沙俄的侵略骚扰进行反击。通过雅克萨之战,最终将沙俄打服,双方签订了著名的《尼布楚条约》。这也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条约,也是一个平等的条约。

37岁那年,康熙第一次亲征葛尔丹,与明英宗亲征落得个土木堡之变被俘结局不同,康熙的这次亲征,将葛尔丹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之后康熙还进行过两次亲征,直至将葛尔丹彻底平定。

作为清朝进关后第二个皇帝,康熙接手的摊子并不太好。然而,雄才伟略的康熙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生生地把国家彻底地打理一遍、梳理一通,甚至完全可以说是重塑了一番。于是,在康熙的领航下,大一统的大清王朝出现了。一一东起大海,西至葱岭,最南到曾母暗沙,最北抵外兴安岭,西北一直到巴尔喀什湖,东北一直到库页岛,大清王朝总面积高达1300万平方公里。

精心施政,社会和乐,开创足以傲人的康熙盛世。

康熙皇帝不仅是马上打天下的高手,同时也是治世理国的能手。他一边平定四方,另一边也从未放弃对国家的有效治理,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振兴社会经济的活动。

圈地问题是康熙与鳌拜之间最关键之争。鳌拜被清除后,康熙即明确下令,废除清初入关时推行的不得人心的圈地令,“诏满兵有规战民间房地者,永行禁止,仍还诸民”。这一举动,不仅巩固了满汉团结,而且极大地激活了农业生产力。

康熙十分重视农业经济恢复和发展,他下令凡新开垦的土地,六年内可不用向朝廷交税。后又下旨:“诏民间垦荒田亩,以十年启科”。这样,康熙把第六年开始征税的时间一下子又延长到了十年。老百姓对康熙鼓励开荒政策十分叫好。一时间,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极为难得的垦荒热。据统计,清朝垦田面积从1651年顺治时期的2.90亿亩,到康熙六十年,即1721年,翻了一番还多,高达7.30亿亩。

康熙为了维持漕运和消除河患,大力治理河道。特别是针对黄河16年决口达67次之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的实际,康熙下决心对黄河进行大规模综合治理。康熙曾这样下谕说:“黄运两河运道民生攸系,朕日切心劳”。这充分体现了康熙对河道治理的高度关切。经过十多年的科学治理,黄河终于“水归故道,漕运无阻”。

康熙十分重视民情,特别痛恨盘剥老百姓的赃官。他曾明确下旨:“诏赃官遇赦免罪者,不许复职。”每当遇到自然灾情严重的年份,康熙总能以百姓疾苦为重,主动减免赋税,“今兹仲夏,久旱多风,阴阳不调,灾孰大焉。…………政令有不便于民者更之”。据资料统计,从康熙元年到康熙四十四年,共减免钱粮9000万多。这一重大政策举动,对老百姓无疑是大有实惠和好处的。

在康熙精心治理下,大清王朝一扫明末清初百废待兴的国势。除前面提到的耕地面积大幅增加外,还有人口大幅增加80%,国库收入大大增加,康熙四十八年户部储存银两即高达5000万两。总的说,康熙王朝国势强盛,百姓安居乐业,一个后人津津乐道的康熙盛世最终出现了。

崇儒重道,满汉融合,是在文化方面很有建树的皇帝。

康熙自幼就受汉文化的熏陶,谈史论今功夫十分了得。康熙对文化政策高度重视,他以儒学为统治思想,以程、朱理学为官方哲学,注重振兴文教,注重兴办学堂,大力重用汉族知识分子,也注重外来文化为其所用。可以说,康熙在推动中华民族多元文化融合上,做得还是非常突出的。这一点,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出身的最高统治者,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也是十分了不得的。

康熙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他的崇儒重道的文化理念,特别设立南书房,并特许南书房大臣参与政事。南书房也是康熙与诸位大臣特别是各种学派的大儒们谈经论史的重要场所。康熙执政期间,先后共任命汉大学士20人,满大学士11人。作为西方传教士的南怀仁和汤若望,也都得到了康熙的礼遇和重用。

康熙十分注重典籍编撰工作。他将一大批饱学儒士集中起来,共同参加典籍编纂工作。除翰林院外,康熙还专门设立了武英殿修书处。《康熙字典》《图书集成》《佩文韵府》等这些光辉的经典文献,都是那一时期编纂成的。像康熙字典,到现在还是我们经常使用的重要的工具书。

众所周知,明末清初易朝换代之际,一些大思想家和著名人士,包括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傅山等人,都是反清复明的志士斗士。但到后来,这些人都被康熙所感化,都不在对康熙持有意见。黄宗羲晚年甚至称康熙为“圣天子”,还派自己的儿子参加清廷修史工作。这种感化,既是对康熙统治力执政力的认可,也是对康熙个人人格魅力的认可,更是对康熙大力推崇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高度认可。

天资聪慧,智商极高,是综合素质非常全面的皇帝。

如果评选历史上智商最高的皇帝,爱好最为广泛的皇帝,综合能力素质最为全面的皇帝,康熙位列第一或许存有争议,但无论如何应该不会在前三甲之外的。

在文学书法方面,康熙的诗词虽然没有他的孙子乾隆写的数量多,但诗的整体格调水平,要显然高于乾隆的。康熙的书法遒劲有力、古拙厚重,堪称上品。他写的福字被称为天下第一福,经常被书家爱好者推崇和临摹。

在数学方面,康熙学习了代数和三角,朝廷当时编写的《数理精蕴》,倾注了康熙的很大心血,可以说是在他直接领导下编成的一部数学著作。

在历法和天文学方面,康熙皇帝亲力亲为、涉猎很深。他亲自观察天象星侯,亲自计算日晷阴阳位置,居然还神一般地纠正了钦天监的错误。

在地理学方面,康熙三十六年出征葛尔丹,他在宁夏组织测量时,说过的这段话足可以体现他的地理学水平:“朕至此以仪器测量北极,较京师低一度二十分,东西相去二千一百五十里。”

在农业学方面。康熙说他“自幼喜观稼穑,所得各方五谷菜蔬之种,必种之,以观其收获”。他还亲自在丰泽园培育“御稻种”,称自己吃的都是这些“御稻种”米,并将这种优质米“广布江南,以便民生才好”。

不仅如此,康熙还在音乐、绘画、雕刻、钟表制造等方面都有相当的功夫和造诣。比如,康熙不仅懂得乐理,除能演奏中国乐器,还能演奏一些西方乐器。他还举行过西洋美术展览。

康熙精力充沛,身心健康,骑马射箭,样样高手。他晚年自称共打死53只老虎、12只熊、25只豹、96只狼、几百只鹿。特别是他曾创造过一天打死318只野兔的神迹。康熙的身心是健康的,身体是强壮的。特别是康熙将这种健康和强壮,直接注入到他的治国理政当中。某种程度上说,康熙盛世的出现,应该是与康熙这种健康和强壮有相当的关联度的。

当然,康熙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他的历史局限和时代局限,他也有很多治国理政上的失误。康熙当政时兴起的文字狱,就被很多人诟病过。他重视科学也懂科学,但却没有把这种科学用在生产力的提高上,这个失误是重大的。他在执政晚期宽和过多、包容过多,使得朝中出现了大臣结党现象。他在接班人的安排上,也出现了“九子夺嫡”的历史悬剧。但不管怎么说,康熙绝对是清朝最厉害的皇帝,绝对是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以上照片均来自于网络)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