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中,唐僧唐玄奘是十世修来的好人,为金蝉子转世,他心底善良、一心向佛,经观音菩萨指点而取求取真经,为了取的真经,不惧艰辛而历经磨难。他共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经的路
在《西游记》中,唐僧唐玄奘是十世修来的好人,为金蝉子转世,他心底善良、一心向佛,经观音菩萨指点而取求取真经,为了取的真经,不惧艰辛而历经磨难。他共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经的路上豺狼虎豹、妖魔鬼怪不断阻拦,但都被唐僧师徒所苦难,最终得以求得真经而得正果。
那西行取经的玄奘,真如《西游记》中的唐僧一样吗?
其实《西游记》中的唐僧只是根据历史上玄奘为原型创作出来的人物,虽然也在西行的路上也遇到些苦难,毕竟长途跋涉、旅途遥远,但当然不像《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那样一路妖魔鬼怪出现。
玄奘,唐朝时期著名的高僧,尊称为三藏法师,俗称就是唐僧了。同时他又是我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玄奘西行,前后十数年。在《大唐西域记》中,讲诉了玄奘西行亲身经历的国家和其国家山川、物产、习俗等,这也是文学作品《西游记》的原型基础。
玄奘西行取佛经,体现了他普度众生、不畏艰辛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他护持佛法和对佛法作出的贡献精神。所以他的精神和思想深受后世推崇,以至于赢到到世界,被称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著名使者。
在玄奘西行回来的时候,共带回657部佛经、七尊佛像和150粒舍利子,并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接见。
对于玄奘的壮举,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高度认可和赞誉、评价,因此他对玄奘本人也很认可、敬重,故而唐太宗就曾数次让玄奘还俗,希望和他一起共谋政事,但是玄奘却一心要翻译佛经和弘扬佛法,所以唐太宗每次都遭到拒绝。
玄奘不仅受到唐太宗的认可,还得到唐高宗李治的认可,以至于唐高宗李治曾也让玄奘还俗,但玄奘还是不改初衷一心向佛。当然唐太宗让玄奘还俗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就是唐太宗要经营管理西域,故而他就需要一个精通西域各国的地形人情风俗的人才来给他提建议、出谋策,而这个人玄奘是最为合适的,因为玄奘西行曾经历了西域、中亚、南亚一些国家,对这些是颇为熟悉的。当然玄奘是拒绝还俗的。
后来玄奘潜心翻译佛经,他共翻译经论七十五部,共计1335卷。后玄奘因病去世,他去世的时候,为其送葬的人达百万之多,可见当时玄奘的影响力。
玄奘是我国传统佛教研究成就很大的学者,他也是一个印度佛教学说的大成者。他的经历、精神、翻译不仅影响东亚地区的文化,还为东亚文化能在世界文化中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他对后世的影响,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都是有深远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