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黄忠第一,庞德第二,徐晃第三,纪灵第四。
1、关羽战黄忠
《三国演义》第053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赤壁之战,曹操作战失利元气大伤率军北归,在共同的敌人
先说结论:黄忠第一,庞德第二,徐晃第三,纪灵第四。
1、关羽战黄忠
《三国演义》第053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赤壁之战,曹操作战失利元气大伤率军北归,在共同的敌人威胁暂时消失后,孙刘两家就荆州各郡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刘备集团势如破竹,赵云取桂阳、张飞取武陵,眼见两位同生共死的好兄弟先后立得大工,关羽自告奋勇带本部兵马杀奔长沙,志在必得。
临行前,关羽前来拜见刘备与诸葛亮。原文写到:云长既至,入见玄德、孔明。孔明曰:“子龙取桂阳,翼德取武陵,都是三千军去。今长沙太守韩玄,固不足道。只是他有一员大将,乃南阳人,姓黄,名忠,字汉升;是刘表帐下中郎将,与刘表之侄刘磐共守长沙,后事韩玄;虽今年近六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可轻敌。云长去,必须多带军马。”云长曰:“军师何故长别人锐气,灭自己威风?量一老卒,何足道哉!关某不须用三千军,只消本部下五百名校刀手,决定斩黄忠、韩玄之首,献来麾下。”可见此时的关羽立功心切,对诸葛亮盛赞黄忠心怀不满,欲斩黄忠以显威名。
双方在长沙城下第一次交手各为其主,俱是以命相博、生死厮杀。请看原文:云长见一老将出马,知是黄忠,把五百校刀手一字摆开,横刀立马而问曰:“来将莫非黄忠否?”忠曰:“既知我名,焉敢犯我境!”云长曰:“特来取汝首级!”言罢,两马交锋。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韩玄恐黄忠有失,鸣金收军。黄忠收军入城。云长也退军,离城十里下寨,心中暗忖:“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赢之。”从文中描写可以认为双方交手一百合不分胜负各自回营,马上正面交锋黄忠的实力与关羽相差无几,不然骄傲的武圣何必想要使用拖刀计呢?
第二次、第三次交手,双方各自使计诈败又英雄相惜,武力水准自然难以衡量了。可以大致认为长沙之战中的黄忠武力比肩关羽。
2.关羽战庞德
《三国演义》第074回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关羽发动襄樊战役之后兵围樊城,曹仁告急樊城危在旦夕,曹操钦点于禁为将率大军救援樊城。原本是马超部将的庞德投降了曹操后,因其故主马超身在蜀汉阵营而备受排挤,急欲立大功以证自身。在于禁进言劝谏后,曹操收回了庞德的先锋印。庞德连夜求见曹操求其收回成命,原文写到:德大惊曰:“某正欲与大王出力,何故不肯见用?”操曰:“孤本无猜疑;但今马超现在西川,汝兄庞柔亦在西川,俱佐刘备。孤纵不疑,奈众口何?”庞德闻之,免冠顿首,流血满面而告曰:“某自汉中投降大王,每感厚恩,虽肝脑涂地,不能补报;大王何疑于德也?德昔在故乡时,与兄同居,嫂甚不贤,德乘醉杀之;兄恨德入骨髓,誓不相见,恩已断矣。故主马超,有勇无谋,兵败地亡,孤身入川,今与德各事其主,旧义已绝。德感大王恩遇,安敢萌异志?惟大王察之。”操乃扶起庞德,抚慰曰:“孤素知卿忠义,前言特以安众人之心耳。卿可努力建功。卿不负孤,孤亦必不负卿也。”德拜谢回家,令匠人造一木榇。次日,请诸友赴席,列榇于堂。众亲友见之,皆惊问曰:“将军出师,何用此不祥之物?”德举杯谓亲友曰:“吾受魏王厚恩,誓以死报。今去樊城与关某决战,我若不能杀彼,必为彼所杀;即不为彼所杀,我亦当自杀。故先备此榇,以示无空回之理。”
两军阵前,庞德携棺而进,邀战关羽。原文写到:关公随即横刀出马,大叫曰:“关云长在此,庞德何不早来受死!”鼓声响处,庞德出马曰:“吾奉魏王旨,特来取汝首!恐汝不信,备榇在此。汝若怕死,早下马受降!”关公大骂曰:“量汝一匹夫,亦何能为!可惜我青龙刀斩汝鼠贼!”纵马舞刀,来取庞德。德轮刀来迎。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同样是生死相搏,同样是激战百余合不分胜负,只是黄忠当年对战的正当盛年的关羽,樊城之中关羽已经步入老年,武力自然有所下滑。故而,黄忠武力强于庞德。
3、关羽战徐晃
《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此战发生在樊城之战不久,关羽水淹七军,于禁请降、庞德被斩,蜀汉势力达到顶峰,关羽威名声震华夏。曹操一方面暗结东吴袭取荆州,一面派大将徐晃救援樊城。当是时,蜀汉军中盛传荆州已失、谣言四起,军心大乱。关羽与徐晃两军相遇于沔水,关羽欲先以言辞动徐晃,不可则以武力斩之,徐晃却心中早有计较誓要与关羽军决战到底。原文中写到:公勒马问曰:“徐公明安在?”魏营门旗开处,徐晃出马,欠身而言曰:“自别君侯,倏忽数载,不想君侯须发已苍白矣!忆昔壮年相从,多蒙教诲,感谢不忘。今君侯英风震于华夏,使故人闻之,不胜叹羡!兹幸得一见,深慰渴怀。”公曰:“吾与公明交契深厚,非比他人;今何故数穷吾儿耶?”晃回顾众将,厉声大叫曰:“若取得云长首级者,重赏千金!”公惊曰:“公明何出此言?”晃曰:“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言讫,挥大斧直取关公。公大怒,亦挥刀迎之。战八十余合,公虽武艺绝伦,终是右臂少力。关平恐公有失,火急鸣金,公拨马回寨。
此战中,关羽旧伤未愈,右臂少力,徐晃早有准备、士气正盛,双方交战八十余合仍旧胜负未分,只能从关平率先鸣金收兵推断徐晃稍占上风。故而认为徐晃武力低于庞德。
4、关羽战纪灵
此战出自《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关羽与纪灵大战并非此章节的重点,曹操行驱虎吞狼之计,以天子名义下诏书令刘备征讨袁术。刘备明知是计,但碍于王命却不得不奉诏书,袁术大怒兴兵讨伐刘备。原文写到:却说袁术闻说刘备上表,欲吞其州县,乃大怒曰:“汝乃织席编屦之去,今辄占据大郡,与诸侯同列;吾正欲伐汝,汝却反欲图我!深为可恨!”乃使上将纪灵起兵十万,杀弃徐州。两军会于盱眙。玄德兵少,依山傍水下寨。那纪灵乃山东人,使一口三尖刀,重五十斤。是日引兵出阵,大骂:“刘备村夫,安敢侵吾境界!”玄德曰:“吾奉天子诏,以讨不臣。汝今敢来相拒,罪不容诛!”纪灵大怒,拍马舞刀,直取玄德。关公大喝曰:“匹夫休得逞强!”出马与纪灵大战。一连三十合,不分胜负。纪灵大叫少歇,关公便拨马回阵,立于阵前候之。纪灵却遣副将荀正出马。关公曰:“只教纪灵来,与他决个雌雄!”荀正曰:“汝乃无名下将,非纪将军对手!”关公大怒,直取荀正;交马一合,砍荀正于马下。玄德驱兵杀将过去,纪灵大败,退守淮阴河口,不敢交战;只教军士来偷营劫寨,皆被徐州兵杀败。两军相拒,不在话下。
此战,从关羽放纪灵从容归阵,再到后来一合斩杀纪灵副将以及袁术公然称帝后张飞十合斩杀纪灵,明显可以看出关羽以大局为重故意放水不杀纪灵以免与袁术集团结下生死大仇中了曹操之计。而在有意放水的情况下三十回合纪灵体力不支,明显可看出纪灵武力低于徐晃。
综合,单就武力而言,黄忠第一,庞德第二,徐晃第三,纪灵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