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后,我父亲当年是黄冈地区下面一个县城的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当年从他口中听得了一些事情,可能会给这个问题的答案提供一些答案。当事人的真名真姓我就在此用虚姓代替了,所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没有白日红的鲜花,没有一直鼎盛的黄冈。曾经的黄冈中学如日中天,如今已成为昨日黄花。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教师待遇存在短板。
众所周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果一个学校单单靠讲情怀而不始终不讲待遇若能一直如日中天,这无异于痴人说梦。黄冈中学依靠贷款建设了崭新的校园,为了能够清还学校债务,该校一直压低老师的待遇。基于此,该校很多非常优秀的老师纷纷被兄弟名校聘走,教育教学的精英都留不住,黄冈中学还拿什么和别的名校拼?
为什么衡水中学能异军突起,原因就是高待遇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别和教师谈什么劳什子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只要待遇足够诱人,什么样的优秀人才都会奔赴而来。据悉,衡中教师最高年薪50万元加送住房,这样福利深厚的学校,不想崛起都难!
②生源方面存在尴尬。
可以说,黄冈中学一直就像封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其优质生源,一方面被武汉一些名校“挖墙脚”,另一方面被各县区的一中动员走,久而久之,在优质师资力量流失的情同时,黄冈中学的生源也每况愈下。一个学校的生命线就在于生源,如果生源出现问题,这个学校必定走下坡路。
③黄冈当年成功的套路已经被其他名校所“复制”,当“复印件”的水平超过黄冈中学这一“原件”的时候,黄冈中学的悲剧就注定了。
综上所述,一个学校,如果只是想靠情怀留住老师,只讲情怀不谈待遇让老师拼命教学,只靠情怀就想让一所学校屹立不倒,这必定是不现实的。
有不同看法的朋友,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