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和魏国联姻,为什么还打仗?

周朝时期同姓不婚,而实行异姓婚姻。
如秦国是赵氏、赢姓;魏国、姬姓,魏氏;陈国妫姓;齐国姜姓,吕氏;田常代齐后,称为田齐,田常也叫陈桓,妫姓,田氏;鲁国,姬姓;卫国,姬姓;燕国,姬姓;韩国,姬姓,韩氏;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0 05:45:31

周朝时期同姓不婚,而实行异姓婚姻。

如秦国是赵氏、赢姓;魏国、姬姓,魏氏;陈国妫姓;齐国姜姓,吕氏;田常代齐后,称为田齐,田常也叫陈桓,妫姓,田氏;鲁国,姬姓;卫国,姬姓;燕国,姬姓;韩国,姬姓,韩氏;赵国,嬴姓赵氏。楚国,芈(音Mǐ)姓熊氏。

这些诸侯国之间,只要不同姓,国君家族之间都是互通婚姻的。

但是两国通婚,并不意味着两国和平友好。有时为了国家利益,或者争夺土地;或者争夺霸权;或者以大欺小,相兼并等,都会发生战争。

如秦惠文王与魏襄王结盟时定下姻亲,约公元前331年,秦惠文王娶魏公主,生子秦武王,称惠文后。

但惠文王,于公元前330年,派遣秦国大良造公孙衍破魏军于雕阴(今陕西甘泉县南),魏以河西地予秦。

公元前329年,秦军攻魏,取河东的汾阳(今山西万荣县西南)皮氏(今山西河津县)及焦(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曲沃(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

次年秦军乘胜攻魏,取魏蒲阳(今山西隰县)。魏国在秦军数次强大攻势之下,又被迫割让上郡15县(今陕西东北部地区)给秦。

从此,秦国不仅把魏国黄河以西的地盘全部吞并,而且在黄河的东岸建立了东进的前进阵地。

如秦武王也与魏国联姻,娶魏国王室公主为武王后,秦武王后一生没有为秦武王生下子嗣。 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因秦武王无子,武王的同父异母弟秦昭襄王继位。后来大臣魏冉平定季君公子壮及一些大臣们的叛乱,并且把秦武王后驱逐回魏国。

韩国军事重镇宜阳,是周国与韩国阻挡秦国东进最为重要的屏障。秦军若想兵出函谷关,首先必须掌控此地,才可以保证物资与兵员的输通顺畅。

伐韩宜阳,必先破韩魏联盟,武王派遣甘茂出使魏国,以“共享伐韩之利”为诱饵,争取魏王,并施以政治军事压力,与其建立了秦魏联盟,魏国答应出兵助秦,共伐韩国。最后,秦国攻下了宜阳。当年,武王比赛举鼎,砸断腿骨而死,不然,还是会与魏国开战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