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司马家族篡魏,用了整整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祖孙三代人,费尽心机,全靠诈力、屠杀、灭族甚至弑君获取。
一、司马懿铺路
司马懿能历仕曹魏四代,两朝托孤重臣,这不仅在三国时期,
这种问题在整个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再正常不过了,在这个时期里,皇帝有两个选择,要么分封诸侯王,结果就是在皇室内讧中走向灭亡,要么就是不分封,结果就是在权臣篡位中灭亡。
司马炎分封诸侯王,结果“八王之乱”,西晋灭亡,五胡乱华,固然可以居高临下的批判司马炎开历史倒车,没事找事搞分封,那曹魏没有分封,结果呢?是怪曹丕傻还是怪曹爽废物?当然,大多数人怪司马懿人品有问题。那杨坚这样的千古一帝也是人品有问题?
魏文帝一上台,就打压他的兄弟们,他认为威胁来自于他的同宗兄弟们,
魏明帝上台后,曹植跟他说,“当初面对周勃这些人,汉文帝吓得不敢登基,他的尉卫宋昌说,你的兄弟们在各地做诸侯王,互为支辅,盘根错节,你就放心做皇帝吧,”,他的意思很明显了,关键时候还是要靠兄弟们,兄弟不相信,外人真的值得相信?
但是明帝觉得他的叔叔被打压太久了,想通过游说重新走上政治舞台,于是拒绝了,等到他快死了,他看着年幼的儿子,心理无尽的凄凉,想通过一道遗旨,加强宗室权力,结果他的亲信直接撕毁了遗旨,让他重写,因为这道圣旨就不可能成为现实,燕王曹宇都不敢接受任命。
于是他只得任命曹爽为大将军,和司马懿共同辅政,十年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开始权臣之路。
很多人认为司马懿发动政变后开始篡位,但实际上,政变只是跟曹爽争权,而不是跟皇帝争权。
魏明帝的遗旨里,没有把士族代表司马懿写进去,他的遗旨都不能生效,可以知道,司马懿为明帝一朝的实力有多大了。
权臣篡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先得获取宰相权力,然后消灭宗室力量,像曹魏宗室无人的,自然相对容易了,消灭宗室力量后,再就对皇帝利益相关的人下手了,然后门阀士族的异己力量下手,等朝堂、地方将领、州牧自己人了,权力可以延伸到各个角落,篡位就水到渠成了。
总的来说,这是那个时期很正常的事,到了宋朝以后这种事就几乎不可想象了,宋朝后能称为权臣的,也就多尔衮和袁了,当然,他们跟魏晋南北朝的比起来,那就小巫见大巫了,因为他们一死,他们的权力立即崩塌了,像司马懿死了有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高欢死了有高橙、高洋,
有人说是司马懿超长待机,但是呢?司马懿即使死了,他的儿子们、兄弟们也会取代他的位置,继续跟皇帝争权,不会因为没有司马懿,司马家族就垮了的,
皇权衰弱的时代,死了一个权臣,还会有另一个权臣出现的,皇帝不会因为权臣死了而拥有权力的,北魏皇帝杀了权臣尔朱荣,高欢、宇文泰又出现,宇文泰死了宇文护又出现了,北周武帝宇文邕都垮了权臣宇文护,结果呢?杨坚又出现了,是不是杨坚死了就不会被篡位了?也绝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