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霸和罗士信谁力气大?

基本上算是平手吧,非要较真的话,我觉得罗士信应该略胜一筹。
我们知道,在《隋唐演义》这部书里,有个大名鼎鼎的“四猛、四绝、十三杰”,分别是:
四猛
第一猛:今世孟贲罗士信;
第二猛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30 21:49:19

评书《隋唐演义》中李元霸和罗士信曾进行过一场关于力量的比斗,表面上看不分伯仲,因此也被公推为书中力量最大的两个人,但是谁更胜一筹一直是争论的焦点,难有定论。

一杰一猛会一绝

“一杰一猛会一绝”是书中的经典桥段,起因是李元霸锤扫四平山没有对手,于是徐茂公想到了力大无穷的傻英雄罗士信。

论武斗能力,十个罗士信也不如一个李元霸,原因无他,李元霸是袁天罡和李淳风两尊“大神”倾囊相授教出来的徒弟,除了力量大,锤法也称得上天下无双,不仅会普通的短锤,挂上链子威力更大。而罗士信几乎不会武艺,全靠蛮力,遇见力量和他相差悬殊的武将,比如魏文通和来护儿空有技艺,却无用武之地,这就是“一力降十会”。但是如果敌将和他力量处于同一档次,即便稍有不足,也足以靠武技逆转,所以罗士信的综合战力算不得顶级,远不如李元霸。

不过好在罗士信呆傻,李元霸也聪明不了多少,俩人一见面,铁枪砸大锤,结果兵器双双脱手,这一下激起了李元霸的好胜心,因为李元霸从出世以来在力量上从来没遇见过对手,于是便存心和罗士信在力量上一较长短。而罗士信本来也不会别的,所以在不知不觉中,李元霸等于进入了罗士信的节奏。就这样,俩人你砸我一下,我砸你一下,打了一百多个回合,最后兵器缠在一起,被及时赶到的姜松,也就是罗松一枪破开,巨大的后坐力使二人重重摔在地上,双双昏厥。

从场面上看两人难说谁的力量更大,但是这里有一个细节,就是此战过后没多久李元霸醒来就恢复如初,继续带兵堵截十八路反王,让瓦岗众英雄头疼不已,而罗士信元气大伤,一病不起。由此可见这一战带给罗士信的隐性伤害是很大的。

这很像《白眉大侠》中夏遂良与白一子一战,按照排名夏遂良第四,白一子第六,书友们也普遍认可夏遂良武艺比白一子高那么一点点,但是二人在三教堂前后实打实大战一百五十合没分出胜负,差别在于夏遂良休息过后还能继续叫嚣,而白一子只能坐在原地大口喘气。所以同样的道理,尽管从表面看李元霸与罗士信的力量比拼平分秋色,但实际上李元霸还是比罗士信略强一线的。

说实话,这段书虽然还算精彩,但设计得非常不合理,二人在较力之前,我甚至没有想到罗士信能够把李元霸逼到这个份上,至于原因,我们往后看。

参照物——裴元庆

罗士信和李元霸都曾和第三杰裴元庆交过手。照理说,如果罗士信和李元霸力量伯仲之间,那么对战裴元庆的表现应该差不多,可是结果却大相径庭。

先来说罗士信。在裴元庆征讨瓦岗时,瓦岗群雄无人能敌,虽然齐国远曾用空锤占了便宜,但除了对士气有所提升并没有本质上的作用。其实瓦岗并非对裴元庆没有应付手段,毕竟一个人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他们是想将裴元庆收为己用,而前提是必须让裴元庆心服,于是想到了天生神力的罗士信。

罗士信与裴元庆一战和与李元霸对战的过程差不多,一直是砸来砸去的力量比拼,而在互砸的过程中,罗士信并没有占到丝毫便宜,一直到扔掉兵器肉搏时,裴元庆抓住罗士信没摔动,反而被罗士信高高举起,在这一刻裴元庆心中才承认罗士信的力量大过自己。

但是在四平山对战李元霸时,裴元庆第一次与李元霸碰锤就知道自己的力量远不如对方,于是不敢再碰李元霸的锤,想以技艺取胜,可是没想到比招式李元霸比自己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三十余合后,裴元庆避无可避,被李元霸再度碰上了锤,因而败北。

从对战裴元庆看,罗士信力量上的优势并不大,两人基本算作一个级别,但是李元霸明显强过裴元庆一个档次,这也是我刚才说在罗士信与李元霸交手前从没想到二人会打得旗鼓相当的原因所在。

综上所述,无论技艺还是力量,李元霸都是胜过罗士信的,二人打得不分伯仲完全是剧情需要。在单老的评书中,为了剧情需要而改变之前设定的例子数不胜数,二人之间不分胜负的大战明显就是为了将剧情推到高潮,引出“一杰一猛会一绝”。即便如此,无论是通过裴元庆做间接对比,还是从战后反应,依然能看出李元霸在力量上胜过罗士信。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