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升学宴,这很正常。
告诉别人,自家的孩子18岁了。长大了,成人了,要离开爸妈,到外面去闯世界啦!
但更多的是,通过举办升学宴, 来回收礼金。你看,一个家庭从小孩出生举
记得当年高考的考场都是集中在南京,上海,北京等高校集中的大城市。我从合肥出发去南京,住在京陵附中的初中同学处,他考北大,我考同济。考完之后觉得应该庆祝一下,于是跑到新街口一家由当年汪精卫厨师掌勺的小歺舘,两人倾囊吃了一顿饭,这是我第一次尝到粤菜,留下印象很深。第二天早上我们同程回到合肥,一个月左右我们都接到录取通知,相顾而笑,又凑了钱上街吃了一碗鸡汤面。两家都没排宴,家长觉得孩子考取大学是应该的,不然的话读那么多年书干嘛呢?
一转眼七十年到了今天的盛世,孩子们的读书很大程上都被看作是家长自身的事了。在普遍生活有了改善的今天,邀请亲友来庆贺一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然,最好还是等到录取通知书来了的时候。不过问题不大,现在大学录取率远非旧日可比。我在同济大学的同班同学是廾位,北大当时的历史糸招生也不会超过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