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环境:C 、C++、 Java 发展比较成熟,学的人多,生态较好。[翻白眼]企业需求较多,保证了就业基本面,学生学了不容易失业。[笑]新兴语言交由学生自学,保证技术有效更迭。
主观环境
看到很多答案都是不负责任的,一句“老师只懂Java”就把深层的原因全抹杀掉了,更是对大学老师的一种蔑视,好像你比老师牛得多一样。试问有一天全球90%的程序员都使用Golang,那学校还会只教Java吗?高校在教授程序语言的时候,会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流行度
就好比为啥中国的厨师学校,学生进去了都要跟老师学颠勺,而不是学怎么握寿司?因为在中国传统炒菜的流行度远远高于寿司。试问哪个大学希望自己教出来的学生到社会上找不到工作?
我们纵观最新2020年4月份的全球编程语言排行榜,排前四名的分别是Java,C,Python,C++。而这4个刚好是高校变成授课中常用的语言。其中的Python最为典型。在2010年前后,还很少有高校会开设python课程。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python进入越来越多高校的课堂中。难道这些大学老师天生会python?当然是后学的啊。不要把大学老师的能力想得太低,人家也许工程经验没你丰富,但人家的教学经验比你高得多。大学老师的目的不是带学生们做出一个牛逼的可以商用的系统,他们的目的是最大可能地让学生们了解一门语言的特性,学到编程的思想。
语言特性
C语言是传统的面向过程的语言代表,同时也是很多其他语言的基础。很多大学以C语言作为学生们的入门语言,也正是这个原因。
而Java则是面向对象的语言代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再现如今越发显得重要。高校教育人才,必然要考虑到这一点。让学生了解面向对象的真谛,Java是个很好的工具。
为学生的未来考虑
请随便打开一个招聘网站,搜索招聘程序员的相关信息。你会发现,Java工程师的需求要远远高于Golang、Rust、Node的需求。作为高校,当然希望学生毕业后能够更轻松的找到工作。如果你的大学只教了你Golang,到了招聘季,相信你会反过来骂学校的。
正如为啥中国小学学的是英语,不学德语、法语、挪威语?脱离实际效果的教学,都是无意义的。
拒绝神化少儿编程,抵制机构贩卖焦虑,让少儿编程回归简单快乐的本质。我是和小朋友一起快乐编程的王休休。欢迎您在抖音、今日头条以及西瓜视频关注“我是王休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