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会选择躺平?
★最近一段时间躺平这个词很流行,一些年轻人通过长时间不工作,把消费压到最低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现状的抗议。应该说呢个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无可厚
为什么年轻人会选择躺平?
★最近一段时间躺平这个词很流行,一些年轻人通过长时间不工作,把消费压到最低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现状的抗议。应该说呢个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无可厚非;但是呢,当有一批人做同样的选择的时候,这个现象就值得做一些分析。
最近一个“躺平”词让白岩松得罪了一些年轻人,我们先来说一下这个词啊,按照常见的解释,躺平指的是无论对方做什么,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躺平主义其实是去年就出现了网络热词儿;指的是不买房、不买车、不结婚、不生娃、不消费的低欲望生活。但这次把躺平送上热搜的年轻人,也许是不得不躺的那一批,买不起房、买不起车、接不了婚、生不了孩子。那么老白就在一段视频当中发表了他对躺平这种生活态度的批判,其实他想表达的是年轻人不能躺平,要奋斗努力做更好的自己,有一定难度的生活才会催促年轻人变成更好的自己。那么这话有毛病吗?当然没毛病吧。
可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或者说站在不同的阶层去理解,就会有不同的意思。
几十年前中国社会几乎没有天花板,上升空间相对来说比较大的,只要你努力,只要你不断奋斗,你就能走到一个很高的位置;可是今天顶层已经出现了阶层相对固化,中国社会经过4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利益格局,从宏观方面来讲呢,当然要进行调控,不能让这种格局固化,但是对个人来讲恰恰需要直面这样的现实,因为大部分的社会财富还是通过诚实劳动和承担相当的风险积累下来的。这样财富上升空间开始变窄,这时候处在社会顶层的人以居高临下,俯视的态度对年轻人说,唉你们要加油啊,要奋斗啊,怎么能躺着呢?你看我不就是奋斗出来的吗?
而处在社会底层正在为生活苦苦挣扎的年轻人就会觉得,啊你们站在上面站着说话不腰疼,社会的优质资源都在你们手上,我们有什么呀?两手空空,你们怎么不站到我们的角度,睁开眼睛看看我们年轻人面临的现实困境呢?当双方都没有站到对方的角度思考,都在自顾自的自说自话,这样的沟通当然不入心,也是无效的。
所以光是鼓励年轻人不要躺平,加油打气,继续奋斗,这是不够的,怎么样拿出切实的举措疏解社会压力,减缓阶层对立,拓宽社会上升空间,均衡社会优质资源,这样才能从客观上让年轻人看到:不要躺平起来奋斗的希望之所在。
首先呢,能够躺平的人肯定不是最惨的那一拨人,因为能够长时间不工作肯定需要父母,需要一定的家底做支撑。这个社会上大多数的人根本就不可能选择躺平,那些在烈日之下挥汗如雨的快递小哥,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他们身上承载了太多人的期待。无论再难都要勉励前行。
这一届年轻人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很多是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父母和长辈太多的保护和关爱,父母对他们的生活介入很深。他们也有强烈的加以回报的愿望,但是呢,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注定有一些人不能够达到父母的期待,于是呢就选择了躺平。
在更早之前,中国社会的育儿方式还没有那么精细化,之前的几代人大多数呢是野蛮生长,人生道路是靠自己一手一脚闯出来的。这样的人呢更可能排除外界的干扰,对自己的人生呢有更强的掌控力。第三呢跟前几代人相比,这一届年轻人是不是更惨?我觉得呢也不尽然。我的观点一直就是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难处。之前的一二十年可能房价比现在低很多,但那个时候工资更低,上大学的机会更少,就业的选择面的也更少。因为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互联网公司。
再往前追溯今天六七十岁的那一代人,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个人的命运在时代的洪流载沉载浮,要论卖惨他们显然呢更有资格。大家不要忘了,仅仅二三十年前,个人要注册一个企业有多难,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抱怨有委屈很正常,在一段时间里边呢选择躺平也不足为奇。但是呢一个人注定不可能永远躺平,或迟或早还是要面对来自社会的竞争。
★今天的优势在于呢,首先社会的财富整体上的是增加了,大部分人不存在生存的问题。第2个呢社会还是越多元化了。新的职业,新的活法在不断的产生,越来越多的人不在于物质作为成功的唯一标准。越来越能够接纳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也就是说呢,在今天你的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可能成为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未来中国社会肯定要往精细化、创意化的方向发展,这种社会氛围的形成,就需要越来越多的人秉持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在这一方面呢年轻一代呢显然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