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十里莫问饭,路二十莫问宿”的俗语,“十里”、“二十”都不是实指,只是个大概的意思。在过去的那些年代里,人们出行都是靠步行。不用说,当时人们步行就是一天也走不了多少里
“人行十里莫问饭,路二十莫问宿”的俗语,“十里”、“二十”都不是实指,只是个大概的意思。在过去的那些年代里,人们出行都是靠步行。不用说,当时人们步行就是一天也走不了多少里路,于是便有了这句俗语在民间的流传。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人行十里莫问饭。据老辈人讲,在过去到十里开外的县城买猪肉、粮食等都是凌晨三四点钟出门了,不歇不缓赶到集市都快大中午了。怎么行走这么慢呢?主要是道路不平坦,净是羊肠小道,岔道又多,免不了走了弯路,还背负着很重的行囊,加上本来就吃不饱肚子。若半道上实在走不动,想讨口水喝,但凡进得亲戚或路人家里,总要先寒喧一下,可千万别问你们吃饭了没有。这是为啥呢?本来给你水喝,都给足了面子,因为那时吃水都难,几里开外人挑驴驮的,去的迟了还不一定能弄到。你又问饭,还得寸进尺了不是?连自家都饿着肚子哩!也有人认为,瞧不起我家没饭吃?给饭吃与否,决定权在我,有你这样讨饭的吗?人家打心眼里鄙夷你。其实啊,能给你水喝,若碰巧到饭点了,连饭也会蹭到,问了多讨人嫌啊!
路走二十莫问宿。“二十”里开外,一种应该不是本乡的人了,你都是外乡人。彼此很不熟悉。你不能走夜路了,甚至还想掏钱留住一宿。不信,人家会一口拒绝的。要知道,你一个外乡人,仅仅是路过而已吗?或许是小偷、或许是惯犯什么的,如果留宿了,家里失窃怎么办?被官府问责怎么办?岂不是“引狼入室”、祸及祸池吗?不就是还不知道你究竟是啥人?另一种应该是亲友,那还用问住宿可以吗?早准备好了饭菜,收拾好了房间就怕你嫌弃不住呢?你要再问,多此一举,亲友会没面子的。不过啊,看你来的这时间、架势,早就有留宿的意思,若要再问,不是不信任亲友吗?
“人行十里莫问饭,路走二十莫问宿”,在现在看来,真不合时宜了。都已经彻底进入以车代步的新时代,谁还会为一二十里路问饭、问宿呢?眨眼的功夫回到自己家里多舒服。不过啊,只要你问了,也不会是你受委屈的。你有亲历经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