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明显是写给友人,不可能是给妻子。为何非往他妻子身上强行解读?
李商隐属正常人类,有些人总爱强行矫情,过度解读李商隐,整的李商隐都不知往哪寄了。你觉得李商隐写给老婆,
夜雨寄北,明显是写给友人,不可能是给妻子。为何非往他妻子身上强行解读?
李商隐属正常人类,有些人总爱强行矫情,过度解读李商隐,整的李商隐都不知往哪寄了。你觉得李商隐写给老婆,那就请推翻我的观点。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丨李商隐—夜雨寄北
1.写作北背景
李商隐851年秋去巴蜀梓州,做柳仲郢幕府,共4年。夜雨寄北就是此阶段所写,这点没异议。因此,诗作时间点至少851年秋天起。
李商隐妻王氏,于851年春夏病逝。李商隐岳父王茂元,病逝时官任河阳军节度使,死后被追为司徒。王茂元这地位,其女儿亡故时间定不会错。
李商隐写夜雨寄北时,妻子至少已亡故几个月。还什么“君问归期”?咋问?归哪?地下叙话?
2.夜雨寄北推敲
君问归期未有期丨
这句类似起兴,你或说其实没人问他。李商隐此时父母、恩师、岳父、妻子都死了,孤独李商隐远赴巴蜀,“君问”可能性极大。
亲友挂念,写信问候很正常,谁还没几个好友,何况李商隐?这比穿越“妻问”自然合理的多。
巴山夜雨涨秋池丨无非孤独思念,略过。
何当共剪西窗烛丨
意即秉烛长谈,没人规定共剪西窗烛必须是夫妻夜话。知己老友促膝叙旧夜话,古今常有。
温庭筠和李商隐同受朋党之争排挤,李商隐巴蜀时曾写过3首诗赠温君。是不是给温庭筠呢?
却话巴山夜雨时丨
最后这句,暴露了李商隐不可能是写给妻子。
李商隐一直受累于仕途,夫妻不到12年聚少离多。妻子患病一直不好,李商隐疏于照顾。后,李商隐没再娶。很显然李商隐对妻子非常愧疚。
李商隐若写给妻子,会想什么?父母、岳父都不在了,老婆病重,孩子年幼,自己远在巴蜀,妻儿死活不知...李商隐完全不想这些,诗中却说“宝宝啊,等我回来咱秉烛长谈巴蜀那个山,那个水,那个夜,那个雨,还有浪漫的那个我哟...”?
有人说李商隐玩人鬼情未了。他不也会想起妻子最后的凄凉?想起妻子30多岁就香消玉殒的心痛?李商隐难道不该无限伤情、心碎如巴蜀夜雨?
诗中却只字不提,竟一门心思跟老婆分享自己孤独?他回去不该急着先问老婆这几年怎么过的?他的心到底在哪边?李商隐疯了么?
也别说李商隐不知妻子过世,妻病子幼,李商隐一走几个月连个电话不给家里,谁信?
他老婆才死不久,想起不应沉痛?竟然缠绵?哪里读出来的缠绵?是李商隐写,就得缠绵?
那些说李商隐写给妻子的,请你反驳我对“却话巴山夜雨时”那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