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树由于自身特性产生的胶乳,提供了理想的天然抗虫性能,因而在橡胶生产过程中,虫害的影响远不及病害严重。为此,要获取橡胶丰收,必须着重加强对病害的防治。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
橡胶树由于自身特性产生的胶乳,提供了理想的天然抗虫性能,因而在橡胶生产过程中,虫害的影响远不及病害严重。为此,要获取橡胶丰收,必须着重加强对病害的防治。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常见的两种病害处理方法。
橡胶树白粉病
【病情概况】
橡胶树白粉病是由粉孢属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病菌主要危害嫩叶、嫩芽和花序,发病严重时引起胶树落叶,推迟开割时间,降低胶乳产量,连续数次落叶,导致枝条回枯。嫩叶感病初期,叶面或叶背上出现辐射形蜘蛛网状病斑,随后出现一层白粉,形成大小不一的白粉病斑。病害严重时病叶满布白粉,叶片皱缩畸形,最后脱落。
橡胶树白粉菌是一种专性寄生菌,只能寄生在活的橡胶树叶片、嫩叶和花序上,侵染幼嫩的组织,叶片老化,角质层成熟后,病菌不能入侵。病菌喜欢冷凉、阴湿的环境,湿度在15-23℃时,利于病菌的入侵,病斑的扩展及孢子的繁殖。病菌虽然抗旱,但相对湿度在8%以上,才利于孢子的发芽。
冬暖胶树落叶不彻底,抽叶不整齐、越冬菌量大,春天嫩叶期长时间低温阴雨,最适合病害流行。橡胶树白粉病的发生大致分为越冬、中心病株(区)、流行及越夏四个阶段。
1、越冬:冬天橡胶树落叶时,病菌进入越冬阶段,在冬梢及未落的老叶或苗围苗木的叶片上越冬即越冬阶段;
2、中心病株(区):春天稳胶树抽叶后,越冬疗菌侵染早抽叶的胶树,形成发病较早的中心病株,由中心病株再向四周传播,形成局部发病较早的中心病区即中心病株(区)阶段;
3、流行:随着橡胶树大量抽叶,感病组织不断增多,胶树发病越来越普遍,在适宜的条件下病害流,行即流行阶段;
4、越夏:随着胶树叶片老化,气温升高,病斑迅速消退,病情下降进入越夏即越夏阶段。
【防治方法】
防治橡胶树白粉病,主要采用化学防治。要求经过防治:特重病年(或区)三级病株不超过15%;四至五级病株不超过4%;重病年(或区)三级病株不超过10%,四至五级病株不超过3%;中病年(或区)三级病株不超过7%,四至五级病株不超过2%(病害流行及病情分级标准附后)。
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作好预测预报,根据病害在抽叶过程出现的迟早、流行速度及当时的物候、气候情况,预测病害的严重程度、施药指标出现的时间,确定施药地段和施药适期。目前我国防治橡胶树白粉病的主要药剂,仍是传统有效的325筛目细硫黄粉。
★防治分三个阶段进行:
1、越冬防治:越冬菌量与春季橡胶树白粉病流行有关,特别是抽叶整齐,有大量越冬菌源存在,有利于病害流行。胶树抽叶前应摘除冬梢和病梢,喷药控制苗圃病情。
2、中心病株(区)防治:入春胶树抽时后,发现中心病株(区)及时进行单株或局部喷药,5一7天后,重复再喷一次。
3、流行期防治:胶树抽叶30%以后,当古铜叶盛期发病率为10-20%或淡绿叶盛期发病率为20-30%或叶片老化盛期发病率为40-50%,病害进入流行阶段,开展全面喷药防治。
4、后期防治:叶片老化的胶树达70%以后。对易感病的迟抽叶胺树应局部或单株喷的保护。此外,冬季温暖,胶树落叶不彻底,又没有倒春寒的年份用化学药剂乙烯利或脱叶亚磷在自然脱叶之前进行人工脱叶,促使落叶彻底,抽叶整齐,缩短嫩叶感病期,减少越冬病源,降低流行程度,也能达到防治橡胶树白粉病的目的。
橡胶树割面条溃疡病
【病情概况】
橡胶树制面条溃疡病是一种由霉疫菌的真菌引起的病害,造成橡胶树割面树皮不同程度的腐烂,受病轻的病部虽能愈合,但再生皮容易长出木龟、木瘤,妨碍割胶。受病重的割面大块溃烂,多年不能恢复割胶,严重影响胶树生长和产胶。病害初期割面出现一至数条,甚至数十条与割线垂直的黑线,黑线深达皮层内部以至木质部。黑线扩大或融合成条斑或块斑时,病部坏死,针刺无胶乳流出。低温阴雨天气,割面甚至原生皮上出现水溃状斑块,斑块上有时有泪状流胶,树皮下有凝块,在雨天或高湿条件下,病部长出白色霉层。
橡胶树割面条溃疡病除危害橡胶树外,还危害剑麻、椰子、可可、胡椒等多种热带作物。病菌喜冷凉气温,好水性强,只有在雨天或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囊才能形成、萌发、传播和侵染。病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20-25℃。侵染橡胶树割面条溃疡病的病源除带菌土壤及其他感病作物外,还有割面上的老病灶及受病菌为害的病叶、病果、病枝。
这些病源借风雨传播到橡胶树割面上,通过新开割的伤口或其他伤口侵入树皮。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不仅与降雨和高湿条件下的低温关系很大,而且与环境大小也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低洼湿度大,通风不良,割胶过深,特别是在阴雨天深割的树位、低割线多的树位发病重。
【防治方法】
防治橡胶树割面条溃疡应当采取综合揩施,正确处理好管、养、割的关系,在管好、养好胶树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割胶,并根据气候、病情的发展进行化学防治。通过防治,中轻病树位三级以上的病树不超过10%;历年重病树位三级以上病树不超过2%。加强抚育管理,修除下垂枝条,斩低林下杂草、灌木,保持通风透光,降低林间湿度。
严格做好冬季安全割胶,避免强割,坚持“一浅四不割”制度:一浅即适当浅割,以割完沙皮为限,离木质部不少于0.15厘米,割线平顺稍向外斜,少吃麻面,不伤树。四不割即冬天上午8时气温低于15℃当天不割(也不补刀);毛毛雨天和割面不干不割;重病胶园实生树离地面30厘米、芽接树50厘米以下低割线不割(在病害流行前转高割线);有宽1厘米以上扩展型病斑未处理好以前不割。有季风性落叶病的橡胶树,除加强对季风性落叶病的防治外,还应进行防雨帽割胶。
病害流行期及时进行化学防治。一般每割1-2刀用含有效成分0.1-0.2%的瑞毒霉或1-2%乙磷铝涂抹一次。及时处理病灶。选择晴天用刀将病皮铲除干净,伤口用1%敌菌丹或乙磷铝进行表面消毒,待干后撕去凝胶,涂上凡士林或1:1松香棕油封闭伤口。
总结:在我国危害橡胶树的病害很多,初步调查有66种,其中主要病害有橡胶树白粉病、季风性落叶病、割面条溃疡病、根病(红根、褐根、紫根病)、炭疽病、麻点病等,但对橡胶树影响最大的是橡胶树白粉病、割面条溃疡病。因此做好病害防治,是提高产量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