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有汉语编程的,有一款爬数据的软件,叫火车头,里头就可以用汉语来编辑程序,那款软件也确实很强。
不过汉语意思歧义太多了,去把程序汉语背下来花的功夫比英语还大,所以,用习惯的
编程绝非必须用英语
当然能用汉语编程
知道吗?数得上号的常用英文编程语言大多早就支持了中文命名标识符。如Java,PHP,Python,C++,C#,Swift,Objective-C,Ruby,JavaScript,Kotlin,Go,以及数据库语言如MySQL等等。没图没真相,上图!
Java:
MySQL:
Python
现在看到的源码绝大多数是英语命名,一个原因是,这些代码多数是位于英语国家的开发者或者企业开发的,后来者大多数也都是在粘贴复制的基础上作改进。另一个原因是,十几年前中文的使用往往被系统和开发工具的编码问题坑到,久而久之在一代开发者心中形成了代码甚至注释都最好不用中文的刻板印象。而到了2019年的现今,绝大多数编码问题都已有解决方案,中文命名标识符已经没有了技术上的绝对门槛。
上面的示例代码可以看出,用我们的母语--中文来命名标识符,对于同样是中文为母语的其他开发者来说,代码可读性会有多大提升,会减少多少不恰当的英文命名带来的困惑和时间浪费。尤其是专业相关的业务术语,再也不用硬翻译成英文了。
当然,中文命名不可能搞一刀切,要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来实施。在国内绝大多数项目中,所有开发者的母语都是中文,而且也不需要将代码向国外开发者公布,这就具备了使用中文命名的先决条件。接下来,在项目的哪些部分使用中文命名能够获得最大效益,就可以从哪个部分开始实行,用渐进的方式提高项目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在中文语法的编程语言进入商用主流之前,英文编程语言将仍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在此期间,在这些现有项目中使用中文命名是一条代价小而产出大的技术路径。早在十年前,就有国内软件企业在进行此类实践。随着国内实体经济信息化的大潮,中文命名标识符,以及衍生出的中文接口(API)和领域专用语言将会逐渐普及。这也将为中文语法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的兴起打下必要的群众基础。
更多用中文例程的编程教程、技术文章,请关注本号--“用中文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