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之前,它们在全国经济占有重要地位,1978年辽宁GDP为229.2亿元,位居全国第三;黑龙江GDP为174.8亿元,位居全国第八;吉林GDP为81.98亿元,位居全国第18。
从我身边有好几位东北朋友,出来已经好多年了,他们感觉自己说话也的确是普通话,但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会问一句,“你东北人吧!”。
最近有一个话题,就是好多人表示,身边有很多东北人,而且和东北朋友交流中发现,他们都不太愿意回东北了,甚至有人开玩笑说,“是怕冷吗?”
也难怪,提到东北,很多人第一感觉就是冷,而且是不能承受的冷,毕竟温度在那摆着呢。不过说实话,东北冬天外面的确很冷,可是屋子里,不敢说全国最暖吧,但也绝对和冷没关系了。所以说,从小在雪堆里玩惯了的东北人,即使有一万个理由不愿意回去,也不可能是因为冷,大不了冬天屋里趴窝就行了。
那东北人口大量外流,而又不太愿意重回东北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人口外流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现在中国整体的格局就是,沿海比内部发达,南方比北方经济情况好,不光是东北人员外流,很多地区的人口也一样涌向经济更发达的地区,进入一二线城市之中。一二线城市中,工资高,待遇好,对于打拼的人群来说,有资源,有更多的机会,自然就有更大的吸引力。所以,能适应新生活的东北人,肯定也不愿意放弃高工资,好待遇。
其次,在外地时间长了,工作已经稳定了,人际关系也在当地成形了,再重新回东北从头做起,不犯虎吗?而且现在中国楼市的畸形发展,一旦买了房,很长一段时间就只能定在当地了,还有已经在当地成家,孩子从小也一直在当地长大,就更没有理由重新回东北了。
第三,东北地区这两年,的确有些没落了。虽然不愿意承认,不过曾经的共和国工业基地,的确在走下坡路。1976年时,GDP各省排名中,辽宁全国第二,黑龙江前十,吉林16,可去年,2018年报告中,辽宁落到14位,黑龙江23位,吉林24位。而且还有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就是东三省的民企发展速度较慢,这也是城市吸引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最后,个人感觉,一说东北,就连在一起了,可很少人想过,东北是三个省,加在一起是地区,所以给人的感觉是人挺多的,显的外流人员也多,因为只要是东北的,无论你自己怎么说,我是辽宁的也好,黑龙江的也好,吉林的也好,一定会得到统一的回复,“东北的啊”。
再加上东北人可能比较有特点,给人的印象深刻,所以大家统一都感觉身边东北人很多,其实东北人真不多,只是他们太优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