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熊孩子这个话题,每个人的看法不同吧。在我看来,熊孩子简直能把人给气死了。并不能说是好的坏的,只能说是听话还是淘气。
有些听话的乖孩子,特别的听话,不听话的坏孩子,也着实
熊孩子,这看似贬义词,其实,熊孩子更多的是一个 父母疼爱孩子的 自嘲式的爱称。
家长眼里的自己孩子,淘气,生气,都内心感觉是 喜爱的,是怜爱的,是骄傲的 。孩子身上的缺点,虽然会让自己生气,但更多的是 骨子里的爱的激荡。东北话说 就是 “稀罕的没招没法的” 普通话讲 就是 爱的 没道理。 自己的孩子 怎么都是好的。上房揭瓦 也是好的。
这就是 骨血情的一种巨大体现。一个生命,流淌着自己的血,一个生命 感官上 有那么多自己的影子和翻版模样。看到自己孩子,就等于看到自己的曾经,看着孩子的每一天,就等于看到自己的曾经人生的每一天。原来自己孩子 就是 自己!!
自己孩子就是自己生命的再现与延续,这样的情感体验,尤其在孩子个头和思维都不成熟的童年期之前,自己对待孩子,就好似 自己陪伴童年的自己。孩子的音容笑貌与自己是一体的。对孩子 欣赏,爱护,珍爱,袒护,等等是复杂的。
所以 宠惯,骄纵 更容易发生。不忍去刺激攻击孩子,就等于不忍心对自己严格。
正常父母对孩子,生气,怒怼和严格管束,更多其实是对自己的惩罚,更相当于对自己的修正与重塑。由此,家长把孩子往往 作为 弥补自己很大遗憾和不足的 对象。所以孩子长大后 感觉,自己是给父母活的人生,父母似乎不允许自己拥有自己的独特人生。
不是父母故意 剥夺孩子,是 孩子的生命与自己生命 神奇与 复杂的血脉情感交织的 结果。
于是 熊孩子 一词,寓意丰富,深刻。有爱,有疼,有期盼,有不甘心,有恨铁不成钢,有自责,有遗憾 等等的 繁杂的心绪集于其中。 汇总 一个 涵义 就是 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