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事可知刘晔之能。曹丕之时,孙权袭夺荆州而杀关羽,曹丕问群臣刘备会否举兵攻吴为关羽报仇,群臣皆以蜀国力量偏弱无力报仇认为不会,独有刘晔认为刘备于败军之际需要重振声威,且
举一事可知刘晔之能。曹丕之时,孙权袭夺荆州而杀关羽,曹丕问群臣刘备会否举兵攻吴为关羽报仇,群臣皆以蜀国力量偏弱无力报仇认为不会,独有刘晔认为刘备于败军之际需要重振声威,且与关羽感情深厚,因此必会报仇。由于刘备举国攻吴,孙权为防魏国夹击,向魏国称藩,群臣皆向曹丕庆贺。独有刘晔认为孙权称藩只是权宜,事后必反,建议不如趁机助蜀攻吴。这个建议没有得到曹丕采纳,否则曹魏政权恐怕就不会最终落到司马氏手中了。试想当时,若魏国攻吴,便不会有吴国败蜀,吴更增强势与魏更可抗衡,三国鼎立之局难解。当时刘备一心报仇绝不肯妥协,如果魏国也强力攻吴,则吴国必难抗衡二国之力,必有被灭国瓜分之虞。这样一来,天下格局很可能转为主要是魏蜀相争。以魏国之力早已占得先机,再加上蜀国所取吴地难守易叛,迟早先落入魏国之手,于是最终会形成合围蜀地之势,这样统一三国恐怕就不会延宕到司马氏之手。事实上,魏国因为久久不能解决吴蜀之扰,导致朝中大权逐渐旁落于军事集团之手,从而司马氏渔翁得利。假使当时曹丕有曹操之权度,能用刘晔之深谋,则统一三国必不在司马氏而在曹魏。
由此一事可见,刘晔确有佐世之才,可惜曹操之后,子孙无能。
但与郭嘉、荀彧相比,刘晔虽近似于伯仲之间,但恐有略逊。应该说,刘晔是曹操谋士之中少有的能与郭嘉、荀彧相媲美之人,后两者不仅计能出奇,不同凡见,而且深远高瞻。刘晔之能恐还不如后两者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