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89电影版上映之后,首播饱受诟病的87版开始被观众普遍认可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87版红楼梦播出的时候,正是内地电视剧兴起的时候,所以给观众“先入为主”的印象,这就是看着87版那一代人长大网友们对87版推崇到了神明的地步。百科上对87版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0 01:29:56

89电影版的最大硬伤就是“女宝玉”,当然还有同为成都人的晓庆姐实在是比不上邓婕的凤姐顾盼生辉。晓庆姐最适合的就是“芙蓉镇”了,红楼梦可以是晓庆姐光辉的演绎生涯中一唯被另一位女演员的光芒掩盖的一次吧?

89电影版付艺伟的宝钗虽然美貌,却已经是观众心目中的“苏妲己”。在宝黛钗凤主演中,唯有陶慧敏的林黛玉温婉可人,却又配上了青春美貌过人、气场也很强大的陈红做紫娟丫头。

于是较之主演形象阵容搭配相对更加整齐的87版来说,电影89宝黛钗凤的主演搭配完败了。89电影中主演宝黛钗凤形象的相互无法搭配,较之前饱受观众诟病的87剧本硬伤和陈晓旭有些诡异的气质和演技,87版的缺点就基本上可以被忽略得差不多了。

毕竟影视艺术作品是形象化的艺术,观众要看的就是将文字转变成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在87版首播两年之后,观众们在对89电影期盼已久却败兴而归的落寞中,回过头来再看原来受到过普通诟病的87版时,怀着满腔的歉意转变成了对87版的全面接受了。相比之下,87版的人物造型要比89电影的显得浪漫得多,87版的人物造型几乎就是中国人民邮政1981年在八十年代“集邮热”中发行的最火爆的“十二钗套票”的翻版,完全符合了当时观众对红楼人物造型的想象。89电影版中严谨写实的造型的确感觉缺乏了“红楼梦”中浪漫爱情故事的气息,厚重实在是服装造型被观众们称为“东北版”。然而87烂尾剧和陈晓旭差强人意的气质演技通过电视剧千遍重播强化印象,在二十年之后却开始反过来成为了诟病一切林黛玉扮演者形象的标准。

甚至于连当年王扶林导演亲自带领陈晓旭拜望、在形象和表演上都被陈晓旭极力模仿的王文娟大师,也都被陈晓旭狂热的粉丝们斥为“匮乏年代的庸俗审美形象”了。

87三十周年,更是“封建迷信”横行、陈晓旭走上神坛。“天上有了陈晓旭,人间再无林黛玉。”,87成为不可逾越的“顶峰”。陈晓旭被称为“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以扫平一切古往今来的林黛玉形象的气势“逆袭。在某些观众心目中87版和陈晓旭本人,已经成为唯我独尊反对一切“翻拍”的原始动力了。八十年代电视剧连续剧“聊斋志异系列”,是最早播出的古典文学改编作品之一,热播之后全国各文艺团体竞相模仿,电视剧插曲“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唱响大街小巷。87版刘姥姥的背景音乐就是模仿电视剧“聊斋”的背景音乐风格。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有启前启后连续性的,陈晓旭“第一女主角”的首秀就是十七岁时扮演的话剧“聂小倩”。

陈晓旭在87版中扮演林黛玉的表演,事实上就是她本人十七岁时“本色出演”话剧“聂小倩”演技的“翻版,活脱脱的一个“聂小倩款”林黛玉”,如此而已。个人以为,87版首播时一代观众普遍都是七十年代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号召之下先读过原著十几年的读者。之后再是62越剧电影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重映,王文娟俆玉兰的宝黛形象再次火遍大江南北,观众以62越剧电影为模版对87剧本的烂尾问题和陈版黛玉的“聂小倩款”诡异气质、以及不会哭又凶巴巴的呆板演技都十分挑剔。

三十年后,一代70、80在寒暑假中看87版长大的观众们,却将87烂尾剧和陈版“聂小倩款”林黛玉作为了心目中的“原版”“原本”,其中最主要的原素正是时代背景的差距造成的。

整体拍摄制作上都更加严谨认真、细致写实的89电影版,由于本身的一些客观条件缺陷和限制变成了生不逢时的遗珠,然而89电影版中大量优秀演员却长期在表演艺术领域中熠熠生辉。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