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有一段写到“贾府中秋夜宴,祠堂突然传出一声沉重的叹息。”这是想表达什么?

可以说《红楼梦》中,贾母率众子孙举行的那一场中秋夜宴是荣国府最后的昌盛与繁华。但最令人惊悚的是中秋夜宴的前夜《红楼梦》第75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中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5-07 16:54:45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其实是有深意的。

我们看看原文:

中秋,果然贾珍煮了一口猪,烧了一腔羊,余者桌菜及果品之类,不可胜记,就在会芳园丛绿堂中,屏开孔雀,褥设芙蓉,带领妻子姬妾。先饭后酒,开怀赏月作乐.将一更时分,真是风清月朗,上下如银。贾珍因要行令,尤氏便叫佩凤等四个人也都入席,下面一溜坐下,猜枚划拳,饮了一回。贾珍有了几分酒,益发高兴,便命取了一竿紫竹箫来,命佩凤吹箫,文花唱曲,喉清嗓嫩,真令人魄醉魂飞。唱罢复又行令。那天将有三更时分,贾珍酒已八分。大家正添衣饮茶,换盏更酌之际,忽听那边墙下有人长叹之声。大家明明听见,都悚然疑畏起来。贾珍忙厉声叱咤,问:“谁在那里?\"连问几声,没有人答应。尤氏道:“必是墙外边家里人也未可知。”贾珍道:“胡说,这墙四面皆无下人的房子,况且那边又紧靠着祠堂,焉得有人。”

一般认为,这是祠堂里面宁国公和荣国公英魂的叹息。

叹息的内容也很简单,子孙不肖,家族灾难就在眼前,他们却还茫然不止。

贾家之所以败了,同宁国府的关系最大。

我们可以看到,宁国公、荣国公不能能力超人,还是九死一生,豁出性命,才为子孙创造了很大的家业。

张道士曾经说,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贾宝玉酷似爷爷贾代善。可见,贾代善也是一个英俊风流的杰出人物。

儿子如此,贾代善的父亲荣国公贾源,伯父宁国公贾演恐怕也是人中龙凤,光是外表就很了不起啦。

再看,贾演和贾源创下这份家业,可是用命拼来的。

我们通过别人说焦大,可以知道他“从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

看看,贾演光是参加大规模的战争,就有三四回之多。

至少一次贾演所在军队被敌人歼灭,自己躺在死人堆里面奄奄一息,被焦大营救。

当时不谈世袭的官爵,宁国府每年现银收入就有至少10万两,还有大量的其他收入。

这些收入都是固定的,子孙完全可以什么都不做,坐享其成。

祖先这么辛苦危子孙创造诺大的家业,然而子孙却连最基本的规规矩矩守家业也做不到。

以宁国府贾珍为例,和儿媳秦可卿通奸,搞得满城风雨,最终儿媳自杀。

贾珍同两个小姨子通奸,却不愿意娶她们,只是单纯的玩女人,品质恶劣。

另外,贾珍还在父亲热孝之中,因难耐寂寞,竟带领儿子和一群侄子,以练习射箭为名聚赌嫖娼,无所不为。

总之,贾珍基本没有做什么好事,腐败堕落。

其实,尤三姐自杀,同贾珍也就很大关系。贾珍很可能同尤三姐有过肉体关系,因此柳湘莲不愿意戴绿帽,直接悔婚,导致尤三姐自杀。

此事后,贾珍应该畏惧名声不好,竟然不将死人之事报官,而是私下掩埋,这在当年是一种犯罪行为。

他也不会教育孩子,贾蓉也是荒唐之人,成人以后也是不学无术,靠了一千二百两银子捐了一个五品登基,仅此而已。

宁国府万贯家财,经过贾珍、贾蓉折腾,恐怕很快也就完蛋了。

就是因为贾珍招摇过度,有了很多敌人,口碑非常坏,最终传到皇上耳朵里,新账老账一起算。

子孙如此胡来,家族的危机就在眼前,而贾珍一伙却仍然骄奢淫逸,搂着小老婆,吃酒听曲子,欢乐无边,也难怪祖先感叹了。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