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学习也是如此!
七年级是个适应阶段,要做到让孩子端正态度,要让孩子对初中阶段的情况心中有数,做到树立长远目标,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并辅以师长的监督,具体谈以下
“端正学习态度”这6个字不知道别人看起来感觉如何,我乍一看后背蹭蹭冒凉气。这6个字太正经、太严肃了,仿佛身后有个带着厚重眼镜的老学究盯着我,审视着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真的好多年没听过这个说法了。
01
7年级孩子也就12、3岁的年纪,正在从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那个“青葱岁月”,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恐怕那时的我们连啥叫“学习态度”,啥是“端正”都搞不清楚吧,推己及人,7年级孩子怎么会主动“端正学习态度”呢。
众所周知,主动、认真、努力、踏实是成就一个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好品质,也是师长们认可和赞同的学习态度,可好品质不是一朝一夕的“突变”,而是随着时间推移,心智日渐成熟反映在学习上的具体表现。
02
12、3岁的孩子是懵懂的,如果在小学的六年时间里没有建立起良性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态,那么上了初中只会继续延续旧的状态。
家长为什么会突然发觉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呢?是因为小学6年习惯了孩子的状态,类似于“温水煮青蛙”,说白了就是不够警醒,上了初中,突然发现孩子在竞争中居弱势,急躁焦虑之心顿起,就会有意无意地放大孩子那些无意识的、旧有的不利于学习的行为习惯,简单粗暴地指责孩子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03
同为家长,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就是我们以前不注意、不在意甚至不介意的负面行为累积下来的后果。想让孩子改正不利于学习的心态和习惯,做家长的一定要先认识到自身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先自省哪些言行能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哪些言行会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
通过反思反省,以后调整我们自己的言行,做出好的表率,才能引导孩子产生新的正向的积极的思想,正向的内在动机一旦形成,孩子的行为习惯得以改善,思想和行为积极、主动、认真、踏实起来,由正向习惯引发正向成果,至此,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积极过程就完成了。
04
孩子为个人成就所激励,会遵循成功经验为获得下一个成就而接着努力,学习的正向循环就形成了,学习态度的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
结语
这篇回答文字篇幅过长,为能看到这儿的读者送个小爱♥,谢谢你们的耐心。
孩子的成长牵挂着父母的心,学习的心态和习惯是内在动机的外在表现,孩子内心有力量才会专注于正事,也就是学业,力量从何而来呢,积极向上的环境是内力生长最肥沃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