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存款与结构性理财,两者之间有相同点,也有更多的不同!相比较而言,结构性存款产品更安全,但其预期收益通常会比较低;而结构性理财产品则相反,本金可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不过预期
结构性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差别还是有的,来解释这个问题,首先来阐述下背景:
1:结构性存款最近火了,虽然这种类似的产品在银行业由来已久。来源于外资行,最早我国的银行也有很多类似的外币结构性存款产品,譬如光大银行,2002年出品结构性存款产品,2005年申请国内首家人民币交叉货币衍生交易资格银行,后面发行了国内首个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产品。来看外资银行,一直讲外币结构性存款产品,作为其主力产品。这类型产品可以挂钩很多品种。现在火起来,也是由于理财市场上银行和客户双方博弈与供求关系的转变。个人客户,机构客户都有对资金安全收益稳健日益增长的需求;而银行也有拉存款的需求,苦于产品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所以结构性存款解决了双方需求。
2: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从预期收益率型产品,转向净值型产品。这样一来投资能力也是重要一环节。所以银行产品转型,银行需要像结构性产品这样的替代品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保险开门红也降下来热度,所以各家也在加紧,培训输出结构性理财产品。
3:目前市场上各家银行都在推出结构性存款产品,其本质大同小异:都是讲本金投资于本行的定期存款,讲定期存款的全部或者部分利息投资于期权市场,以获得投资收益,以小博大。标的物的价格在某个时间点上,或者在某个时间段内,区间或者是趋势;如果方向对,期权行权了,则客户获得额外的浮动收益;如果没有行权,损失的是期权费,购买期权的部分是原来的部分利息,不影响客户的本金。
因此,通过诸如此类的结构性设计,客户将得到一个保本,有时候保收益(银行只把部分利息拿出来投资于期权市场),额外还有浮动收益的‘结构性’存款的产品。
举个例子:
某银行于2019年3月20日发行的‘添保个人结构性存款增盈系列18057期产品 ’,期限30天,所的利息投资于挂钩黄金价格水平的期权上。如在产品存续期间,黄金下跌10%或者更多,客户获得年化4.0%收益;如果黄金上涨10%或者更多,客户获得年化4.4%的收益;如果黄金上涨或下跌幅度在10%以内,客户获得年化收益4.2%+到期日前一天成立黄金涨幅2%。这个例子是一个触碰的挂钩期权,用期权组合的形式,将客户的收益锁定在一定区间中,客户的浮动收益随着黄金涨幅在变动,但是有一定的上限和下限。
总体来说,结构性存款为客户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但相对收益更高的投资的选择,为银行提供了一种相对合规并有吸引力的揽存款的方式,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收到银行和客户的热捧。有着迅速的规模成长的力量。
所以如题主所问,结构性存款到底是属于存款产品还是理财产品,我的钱投资到哪里了,是否保本,怎么样安全性更高。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存产品结构本身上面来看,结构性存款的本金依然是以定期存款的形式来存在的,只是利用利息进行期权投资,因此从产品结构上来说,结构性存款属于存款产品毋庸置疑。所以个人客户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结构性存款就是如银行等用结构性方式进行的存款理财,客户购买的相对应的产品叫结构性理财产品,本质上市一样的,都是通过结构性的方式来设计,达到保本+浮动收益,对冲风险等目的。
那么结构性产品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考虑呢:
1:法律问题,因为结构性产品的法律地位,目前模棱两可,导致该产品在产品报备,数据传送,规模管控,宣传口径,销售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
2: 衍生品交易资格:因为本身为何能冲高收益,原油还是靠期权等衍生品投资。根据相关管理办法,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事与外汇,商品,能源和股权等有关的衍生品交易及场内衍生品交易,应该具有中国银监会批准的衍生品交易业务资格。而对于大部分银行来说,还是不够健全的。
3:理财产品报备问题,现在虽然火了,很多银行都在扩大规模,但是除了部分国有和股份制银行已经把结构性存款作为理财产品报备给了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获得了理财产品编码,但是其余的都没有报备就开始销售。所以后期还是需要给与一个明确的法律地位,也是监管等需要陆续明确的,以保障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