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继位竟然与李斯有关,李斯清楚局势,为何却是最终选择胡亥?

其实,李斯是看好扶苏的,扶苏是善良宽厚之人,缺少那种男人无毒不丈夫的气概。象当时社会局面,即使即位。也难维持秦朝的安全。于是在赵高,胡亥威胁诱导之下,选择了私利。沒有那种宁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09 19:58:25

谢谢邀请。

李斯这一生最失败的事情莫过于听从了赵高的建议,扶植胡亥即位。按理李斯作为秦始皇的重臣,荀子的高徒,深谙帝王之术,明辨是是非非,怎么赵高一席话就能让他改变主意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李斯出生卑微,观鼠而知环境决定命运。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李斯发现:居厕所的老鼠担惊受怕,而居粮仓者则饱食无忧,它们命运不同,其实在于所处环境不同。于是李斯从那时起,就想做后者。或曰“路遥知马力”,或曰“是金子一定会发光”,但是又有多少千里马才能找到赏识自己的伯乐,金子发光又要等多久呢?所以,李斯年轻时就知道不能守株待兔,而要主动出击去寻找伯乐。

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彊行者耳。故诟莫大於卑贱,而悲莫甚於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讬於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这是李斯对其师荀卿的一段离别之言。大意是大丈夫应以卑贱为耻辱,以贫穷为悲哀,把握时机,当机立断,而不要自困于所谓的节操。

从以上两件小事,不难看出李斯以富贵为荣,德行其次。

李斯的升迁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

李斯独具慧眼,就像吕不韦之奇货可居,所以其一入秦便投奔大权在握的吕不韦。不久,李斯就见到了嬴政,说出了嬴政心中的抱负而获得其赏识。后来因为清除间谍,秦国颁布逐客令,李斯在名单里。李斯据理力争,从秦穆公讲到秦昭王,诠释人才对大秦发展的重要性,一句“藉寇兵而赍盗粮”,终于让其官复原职。自此,李斯终于得到了秦王嬴政的重用,直至拜相。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子女所嫁娶的皆是皇亲国戚。用李斯之言,可谓一人之下,富贵至极矣。

所以,当赵高说出如果扶苏即位,那么蒙氏即将取而代之,这就好比一个人好不容易爬上山顶,再一脚把他踢下悬崖一样惨。赵高知道李斯最在乎名利,所以李斯在假惺惺地表完对秦始皇的忠心后,最终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富贵,以后也曾为了保住富贵,不惜对胡亥阿谀奉承,以致国败身死。

李斯够狠胥人者,去其几也。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

李斯第一次拜见嬴政,就告诉他:成大事者不但要当机立断还要“狠”。

从这里,不难理解李斯面对赵高给出的选择题,最终选了“富贵”,而不是“忠心”,就因为他够狠。

最后,用李斯当初的一句话结尾,“故诟莫大於卑贱,而悲莫甚於穷困”。其遇明君,可成就其丰功伟业;事昏君,则助纣为虐。德不配位,富贵焉能久矣?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