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
秦始根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10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的路途中不幸病逝。在他临终前曾立下遗诏让公子扶苏即位,结果却被李斯、赵高两人篡改了遗诏
感谢邀请:
秦始根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10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的路途中不幸病逝。在他临终前曾立下遗诏让公子扶苏即位,结果却被李斯、赵高两人篡改了遗诏,改立胡亥为太子并赐死了扶苏。
因此很多人表示胡亥继位固然是因为李斯和赵高的阴谋,但是扶苏就真的是秦始皇所中意的帝位继承人吗?
有很多说法认为,秦始皇根本就不喜欢扶苏,也压根就没有让扶苏即位的意思。否则有怎么会把将扶苏驱逐出政治权力中心,赶去北方抗击匈奴呢?
其实在成唐看来,秦始皇将扶苏派到北方抗击匈奴是出于两个方面考虑的。
首先扶苏因为焚书坑儒这两件事触犯了秦始皇,让秦始皇觉得扶苏太过仁慈,没有自己的政治主张。让秦始皇对自己这个未来的继承人非常不满意。
另外我们不妨先看看在秦始皇之前的历代秦王的人生经历,你会发现在秦国历代秦王之中,他们大都是在敌国当过人质的。像著名的秦昭襄王,秦庄襄王,乃至秦始皇在早年的时候都曾在敌国当过人质,所以这样的秦王才能深切体会民间冷暖。
到了秦始皇时期,六国已灭天下也已经统一,自然就不可能再让扶苏去当人质了,所以上战场无疑就成了磨练扶苏的方法。
而当时秦国有关中、南疆、长城三大军团(骊山是后来临时组建)天下已经统一,关中已经没有了战事,所以关中军团自然排出在外。而南疆地区又大多是毒雾烟瘴,气候恶劣危机重重,根本就不可能作为磨练扶苏的试金石,所以在远在北方的长城军团无疑就成了秦始皇最合适的选择。
其次,秦始皇本人因为生母赵姬的原因,对女人有着一种特殊的仇视,而他也一直没有立后。这也就意味着扶苏在即位的时候会缺少很大一部分助力。但如果扶苏在即位前就取得了长城军团的信任和支持,并建立军功树立起个人威望的话,那么就相当于直接掌控了大秦帝国三分之一的兵马。在拥有大将蒙恬坐镇的情况之下,扶苏完全就可以说是立于不败之地,一即位就能掌握实权。
最后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想一想,如果秦始皇并不看重扶苏的话,其实完全就不应该是吧扶苏调到长城军团和蒙恬一起北击匈奴,而是应该选择调到南疆地区甚至是置之不理。
当然,最后的结局却是辜负了秦始皇的期望和栽培,身为一个皇位继承人,在没有任何辨别真伪的情况下就自杀,可以预见即是扶苏不死也注定只是一个贤君,一个有成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