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关于诸葛亮隆中的争议主要在于对古代地理的不清楚。诸葛亮说的躬耕于南阳是指南阳郡,荆州所属北部三郡之一,不是今天的河南南阳,所以认为应该在今天河南新野附近是错误的。
这个关于诸葛亮隆中的争议主要在于对古代地理的不清楚。诸葛亮说的躬耕于南阳是指南阳郡,荆州所属北部三郡之一,不是今天的河南南阳,所以认为应该在今天河南新野附近是错误的。
诸葛亮投靠的是荆州刘表,荆州州治在江陵,地理上属于南郡,但为了控制危机比较突出的荆州北部,专门设置襄阳郡,加江夏郡成为北部四郡,因此经常在襄阳处理事务。因此诸葛亮的确隐居是在襄阳城北的隆中,应该是符合史实的,襄阳是当时荆州非常重要的中心,南来北往要地,诸葛亮虽然隐居,当时刻关注天下局势,而且他是蔡瑁、蒯良的亲戚,还是庞士元、庞统、水镜先生这些高人的朋友,经常来往,所以理论上不会跑去今天河南境内那么远,位于襄阳是靠谱的,这个没有太多的悬念。
至于到底是不是三顾茅庐,则难以考证了,但笔者分析过,刘备在新野,事实上的确距离襄阳有一些距离,之前诸葛亮虽然有名,但过于年轻,刘备心理上还是对他有一些怀疑。所以在荆州几年没有主动见他的道理。当一再传来曹操大军南下,加上在荆州也受到过一定猜忌,最后为了摆脱危急局面,才无奈之下去主动求见诸葛亮,也是符合历史走向的,也可能是事实。
这个时候,诸葛亮对刘备在荆州的情况多少有了了解,所以隆中对是早就谋划好的,包括联合孙权抗曹,所谓成竹在胸,正是诸葛亮在几念年反复思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