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扶苏之所以被我们所熟悉是因为他的仁义也因为他是秦始皇的大儿子,更重用的是在陈胜、吴广起义时还竖起来为公子扶苏报仇的旗帜。
传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亲自挑选了460人要
公子扶苏之所以被我们所熟悉是因为他的仁义也因为他是秦始皇的大儿子,更重用的是在陈胜、吴广起义时还竖起来为公子扶苏报仇的旗帜。
传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亲自挑选了460人要将他们活埋,很多人都觐见秦始皇表示反对;公子扶苏也觐见了秦始皇并对他说“现在天下初定人心不稳,如果我们再使用这样的严刑峻法恐怕会造成祸端”,秦始皇为了耳根清净于是将扶苏安排去戍边。
事实上秦始皇到底是为了耳根清净还是为了培养扶苏成为接班人呢?从以下两点我们可以很多知道。
一,秦始皇崇尚武力,却也认可扶苏的思想;只是扶苏的治国之道还不适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秦朝统一六国初期用的是纯武力,统一文字、度量衡、车轨等都是用的武力;他强行统一六国,强力推行秦国的制度于其它国家的民众。
可能秦始皇习惯了用武力说话,他听不进其它的不同意见;也可能他知道统一初期不能太民主;才能是全国的制度统一,才能使国家尽快稳定。这也是他为什么要“焚书坑儒”的原因,武力统一思想。
既然秦始皇这么崇尚武力,又安排扶苏到秦朝最精锐的部队中去做监军;其目的可想而知。
二,秦始皇死时下诏让扶苏回咸阳主持葬礼,成为秦朝的接班人。
秦始皇一直在追求长生不老药(方士的欺骗使他大开杀戒,焚书坑儒由此而来);他不愿意相信自己会死所以一直没有立储君,但是作为一个雄才伟略的人物他早就想好了秦朝的未来。
安排性格仁义的扶苏掌握秦朝最精锐的部队,即使国家有什么变故扶苏也可以力挽狂澜主持国家大局。
假如秦二世下诏要扶苏自杀时,他听从蒙毅的建议或领兵回咸阳问个究竟;后来的历史会怎样呢?以秦二世和赵高的才能或许只要一个回合就可以夺回政权吧!
综上:秦始皇知道统一初期不能太过仁爱,该杀人时就要杀人;公子扶苏的性格不适合政令的推行,但却适合后续维护秦国的长治久安。
所以秦始皇将秦朝最精锐的三十万部队交给了扶苏,让蒙家兄弟成为他的帮手。所以让扶苏去戍边表面是贬实际上却是培养和保护他,让他能够掌握军队为后续秦朝的的统治安排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