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会改变生活本身吗?

不会吧!,网络的,信息来源于生活,生活的本质还是在生活中 讲一个角度。人的生活离不开人际关系。这个题目可以转化为:线上人际是线下人际的替代品,还是互补品?
如果是替代品,意味着线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9 17:47:44

不会吧!,网络的,信息来源于生活,生活的本质还是在生活中 讲一个角度。人的生活离不开人际关系。这个题目可以转化为:线上人际是线下人际的替代品,还是互补品?

如果是替代品,意味着线上人际是一种不同于线下人际逻辑的东西,你可以没有很好的线下人际,但线上人际弥补了这种不足。举个例子,一些宅男宅女常用一个词叫“现充”,意思是现实生活充实的人,这个词很有意思,创造了一种“他们”(现充)和“我们”的对立。但之所以会有这个词的流行,是因为有一些不那么现充的人,他没有很好的线下人际,但是在网上联络起来了,产生了自己的叙事方式。他们的网络联系,甚至据此产生的亚文化,都是一种对线下人际的替代。

当然也有人认为线上人际与线下人际是互补的。比如微信联系,谁生活中熟人多门路广,谁的微信好友就多,而微信又是一个维护好友关系的利器。线上人际加强了线下人际,反之亦然,二者互相促进。

你可能认为答案已经很明确了:依据不同社交网络平台的属性,二者有时候互补,有时候替代。

这个答案正确,但是没用。我们更关心大的趋势:总体而言,线上和线下人际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如前所述,人的生活离不开人际关系网,普遍而言,谁的关系多门路广,谁更可能混得好,这涉及信息获取成本、交易成本、以及很多非市场因素,具体逻辑应该不需要论证了。那么,如果我们关心社会公平问题,互联网的出现,是让原本关系广的人现在路更宽了呢(与线下互补),还是作为一种替代品,帮原本没什么关系的人也建立了联系、打破了信息壁垒呢?

回到前互联网时代,说一个移动电话的例子。印度的渔民以前都是捕了鱼后到当地分散的市场卖,因为信息不畅,价格不统一,同样的鱼卖价差异很大。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渔民开始大量配备手机,互相交流鱼市信息,哪儿贵就去哪儿卖。当然,总体而言这促进了市场的统一,社会总体福利是增加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