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你毛囊内油脂垃圾过多长时间堵塞,在人体恒温37°的情况下滋生了大量的头螨,这种头螨就是靠吞噬毛囊内部的油脂垃圾而存活,然后把代谢物排放在头皮表面,从而形成真菌层,这种
感谢您的邀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吴一波来回答您的问题。简单来说,脂溢性皮炎可能与皮脂腺分泌增多、表皮屏障受损、微生物感染、物理气候因素、营养缺乏以及药物等的作用相关,其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学改变。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何为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丘疹鳞屑性皮肤病。本病常累及皮脂腺丰富部位的皮肤,如面部(87.7%)、头部(70.3%)、胸部(26.8%)、下肢(2.3%)、上肢(1.3%)等。脂溢性皮炎好发于婴儿及成年人。在成年人中,脂溢性皮炎可出现炎症性和非炎症性临床表现。非炎症性仅表现为头皮轻重不等的糠样脱屑,即头皮屑;炎症性为典型红斑及油腻性脱屑,伴轻度瘙痒。由于搔抓和摩擦可继发感染,部分皮损可发展成红皮病。婴儿脂溢性皮炎好发于头部,可出现头皮的黏着鳞屑性及结痂性斑块,称摇篮帽。本病临床上易于诊断,经治疗后病情也不难控制,但倾向于复发,不易在短期内治愈。
该病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中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皮脂腺分泌增多:
脂溢性皮炎的皮损好发于皮脂腺较多的部位,如面部、耳、头皮、躯干的上部等,但本病不是皮脂腺的疾病,皮脂过多只是导致脂溢性皮炎的因素之一。该病有3个发病高峰期,分别是3 个月以内的婴儿、青春期的青少年和40-60岁的中年人,并多见于男性。婴儿由于受从母体来的以雄激素为主的性激素的影响,皮脂腺功能活跃,皮脂排泄多。青春期则再次受到以雄激素为主的性激素的影响,皮脂腺变肥大多叶,皮脂排泄再次增多,并在40岁以内保持稳定。女性绝经期后皮脂量急剧减少,男性则在70岁以后减少。且各年龄组中,男性皮脂分泌率高于女性,故中年男性好发此病。
表皮屏障受损:
我们都知道皮肤是人体抵御外界刺激的第一道防线,其中角质层功不可没,它是防止微生物、毒性物质、氧化剂和紫外线等致病因子入侵的屏障。脂溢性皮炎的患者就存在角质层屏障和功能的损伤,屏障功能损伤可导致患者对局部刺激产生高敏感性。屏障破坏还会使头皮屑患者更易受到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影响,从而更加剧了屏障的破坏。这简直就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该病为慢性病,不易在短时间内治愈。
如果您喜欢的话,请点击右上关注,更多健康知识和您分享!
微生物感染:
皮肤科医生从患者的皮损中培养出了一种叫做马拉色菌的真菌,当这种真菌减少时病情就会缓解。研究发现,部分马拉色菌能够分泌多种酯酶,从而能够通过分解皮脂腺产生的皮脂而在人体皮肤上生存和繁殖。马拉色菌的代谢物油酸和花生四烯酸造成角质细胞异常,引起皮肤屏障功能被破坏。这些代谢产物还可以诱导角质形成细胞产生促炎细胞因子,从而延长炎症反应。这些作用共同造成了脂溢性皮炎的症状加剧。
物理气候因素:
脂溢性皮炎常好发于温度和湿度较低时,因此秋冬好发,夏季发病减少。此外,日晒可改善 SD症状,但应用紫外线治疗皮肤病时,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可出现脂溢性皮炎样的损害。
其他因素:
严重的锌缺乏(如肠病性肢端皮炎)可引起脂溢性皮炎样皮损害。脂溢性皮炎在神经系统性疾病如帕金森等和遗传性疾病如唐氏综合征等中也较常见;精神压力也会诱发或加重该病。艾滋病患者脂溢性皮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治疗困难,可能与其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问题回答:山东大学药学院 黄晓茹 审核:吴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