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属于春节吗?

我国古代民间早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今年正月初七)。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照此说元宵节还免强属于春节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1 00:19:22

我国古代民间早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今年正月初七)。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照此说元宵节还免强属于春节。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还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元宵节不属于春节,是我国春节之后的第一个传统的重要节日。元宵节的得名,因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元宵节又叫\"灯节\"、“灯夕\",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另外,元宵节还叫\"上元\"、“上元节\",这是从道教借来的说法。

元宵节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呢?据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太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从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

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这位汉文帝是大将周勃勘平\"诸吕之乱\"即位称帝的,而那勘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这天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为元宵节。

元宵节与以上两位汉室皇帝有关的只是\"祭太一\"、游玩,并没有张灯、放烟火的记载。汉室的另一皇帝汉明帝,则敕令元宵燃灯,从而形成了后世张灯、观灯的习俗。

后来,还有放烟花、猜灯迷、耍龙灯、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吃汤元等习俗,使元宵过得格外热闹。所以又有\"闹元宵\"之说。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