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忙人”梁启超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投其所好~我只知道儿子梁思成娶了林徽因!一代天骄,满门忠烈,梁氏风范,堪称国人楷模。梁启超生于1873年2月23日, 广东省新会县一个半耕半读家庭。自幼聪明过人,八岁便可以写文章。18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7 16:02:26

一代天骄,满门忠烈,梁氏风范,堪称国人楷模。梁启超生于1873年2月23日, 广东省新会县一个半耕半读家庭。自幼聪明过人,八岁便可以写文章。1889年中举,师从大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康有为。22岁参与公车上书及维新变法。光绪帝授予六品卿衔。变法失败,逃亡日本。1921年,清廷结束,梁回到国内,进入政府工作。看见袁世凯复辟帝制,又对其口诛笔伐。此后,梁启超倡导新文化运动,大力支持五四运动。1929年患病去世。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及文学家,也是著名的改革家。他一生博大的情怀,就是爱我中华,梁启超一生为中华民族寻找出路,为中华民族奋斗而死,堪称民族脊梁。

梁启超有九个子女,长女思顺是文史学者。长子思成,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次子梁思远,毕业哈佛大学。1948年与思成同时获得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三子思忠,毕业于美国西点军事学校,回国后担任19路军炮兵校官。25岁不幸因病去世。三女儿梁思庄,就读美国科伦比亚大学。回国后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是中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四子梁思达,经济学家,参与中国近代经济史编写。梁思懿曾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对外联络部主任。四女梁思宁,在南开大学读一年级,因日机轰炸失学,抱着满腔热情参加新四军,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小儿子梁思礼,17岁赴美求学,边打工边读书,苦读八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从事电子科学研究工作,是我国著名火箭专家,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成为卓越的导弹控制系统专家。

梁家满门忠烈,为国家栋梁,是 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分不开的。看看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便可以感受到梁启超强烈的爱国情怀。梁家以爱国为立身之本。梁启超虽然一生多变,但他的变是寻求民族出路之变,爱国之心始终不变。他在世时言传身教,做梁家“兄弟姐妹的模范”。西学东渐,求学是为了报国。抗战期间,梁思顺断然拒绝出任伪吏。梁思成夫妇不畏艰苦和病魔,放弃国外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新中国。梁思礼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感染,学成后,毅然回国报答祖国。

梁启超在中国文学,史学,哲学,经学,法学,宗教学等方面,均有建树。在办报期间发表的大量文章,启蒙了无数中国人,被视为东方文化派代表。梁家子女虽然留学海外,但从不忘中国文化,钻研国学,梁思成在父亲指导下,民国初年开始读四书,留学美国,还研读了李诫的《营造法式》等书。从而奠定了较好的国学基础。梁家子女都有较深的中华文化修养, 文章大气磅礴,爱国情怀殷殷可鉴。

梁启超教子有方,不愧为大教育家。他出身寒门,以寒门家风教育子女。写家书400余封。 这位大儒,以“内圣”“外王”思想,塑造“新民”,将齐家治国落实于家教之中,他的诸多教子方法,教子细节,的确值得推崇和学习。特别是他的伟大的爱国主义风范,为中国人,如何教育子女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梁启超的家风教育,值得所有中国人景仰和学习。中华民族不会忘记梁启超。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