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学霸是什么样子?

清华大学李同学分享《六门考试科目的高分秘诀》,看完后我大吃一惊。
1、语文
如果有纯记忆的东西比如古诗文默写,那绝对要下狠功夫重复记忆,一分都不能丢。
主观题方面还是要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2 23:02:48

小时候大家都称我是学霸,毕业后老师一遍遍重复我的故事,给下面的小学弟小学妹听。但是我当了一名老师之后,才知道我距离真正的学霸还有很大差距。

说两个学霸的故事吧。第一个是胥晓宇。我所在的中学,每年毕业生600多人中有1/5的学生能考入北大清华哈佛耶鲁之类的学校。胥晓宇在这样一个学霸丛生的环境中,高一高二几次期中期末考试稳定在年级前两名。

不仅如此,2013年,他在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和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都获北京市第一名,在全国决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进入国家集训队。要知道每个国家集训队全中国都只有50个人,只要任何一科进了集训队都是要被清华北大抢破头要争取的。胥晓宇两科都是集训队,历史罕见。

根据政策,一人不能同时入选两个集训队。最终他选择了物理学科,经过集训进入国家队(5人),并最终获得45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第一名(世界就一个)。

胥晓宇现在在普林斯顿读书。

胥晓宇的眼神给人一种冷静沉着的感觉。仿佛在说:小样,我看透你了。

第二个是范浩强。小强同学在高一时就参加了国际信息学竞赛,并以599分(满分600)的成绩获得金牌。并被清华大学免试录取。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研究性学习课程,每个人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给大家展示。当时有个游戏叫《水果忍者》很流行。小强同学设计了一款游戏,通过电脑摄像头捕捉人的影像,你可以在空间中挥动手臂,屏幕上的水果就应声而裂。

在清华计算机系云集了全国各地的学霸,互联网和金融时代,考分高的学生都往cs和经管两个专业挤,小强同学在这样一个学霸如草芥的地方,每次考试都是专业第一,保持了四年。

不仅如此,小强同学在大一新生军训时就完成了第一篇论文,并最终发表在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上。大二的时候,范浩强作为颁奖嘉宾出席计算机视觉另一顶级会议IEEE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CVPR),为获得最佳论文奖得主的学者颁奖。(此会议历年的Best paper获得者平均年龄超过45岁,大部分是已经在业界享有盛誉的名人,或是在高校中完成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教授。)

小强同学还为清华设计安装了人脸识别注册系统,从此清华学生注册都必须本人了。不知道博士生研究生在注册时知道不知道这个系统只是一个本科生设计制作的。

清华学生毕业时也要面临一次次的招聘会,但是小强同学没有这个烦恼,他在未毕业时就参与创建了人脸识别公司旷视科技face++。该公司在行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从他加入时的十来个人,发展到目前的几百名员工。

小强同学的未来注定是像比尔盖茨看齐了。

对于这样的学霸,我只有一句话想说…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