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对职业的认识,与七零后和八零后大不相同。七零后的职业观念比较陈旧,大都还停留在从一而终的阶段。而九零后和零零后,对所谓的职业忠诚是不屑一顾的。
我们看到,哪
其实没人喜欢频繁跳槽,无法逃离的“无奈”
看到年轻人频繁跳槽的情况,不能说他们喜欢这样,其实也是一种无奈,有自己的无奈,有环境的无奈。
自己的无奈,有好多种情况,老胡简单讲几种与朋友们分享:
1. 有种无奈,是指内心的动机,已经让自己无法安然工作较长一段时间,总是急于快速成功,从而形成习惯,自己都无法控制。
有些IT人员,自嘲码农,对公司没有归属感,对工作没有热情,觉得自己只是出卖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时间而已,因此哪怕一个比当下工作收入只高10%,还不好说福利和发展等到底哪个好,都会毫不犹豫地跳槽。
2. 有种无奈,是太过于自我,不适应作为群体人、职场人、社会人。
这是什么意思呢,指总是习惯按自己的意愿来工作,无论与人沟通,还是执行工作任务,都无法接受别人的意见或者相关人员的管理、制度的约束,因此总是无法适应环境,所以只能不停地跳,不停地抱怨,不停地在适应中。
3. 还有种无奈,是不清楚自己要什么,能做什么,能做好什么?
很多年轻人,都得了一种病,叫做“空心症”,也许每天都在上下班忙碌着,但心里空空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做,想要做什么?唯一肯定的就是那遥不可及的房价数字。缺乏信仰、缺乏长远的目标,是绝大多数年轻人的问题,因此就会无法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总想回避,大不了离开的方式。
这些现象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无奈”,就像一个怪圈一样难以破解,而的确只有自己省悟才能跳出来,别人说再多都没用。
环境的“无奈”,让你总是无法Match
职场上经常有句话叫作:你无法挑自己的上级。
其实,更准确的来说,作为个体,你无法改变自己所处的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
可能你很想好好干工作,可是遇到的上级的确很苛刻、很过分;可能你很想在这个单位长久地做下去,但公司却出现了经济危机;可能你已经开始看到了发展,正要下决心好好做,但热恋中的女朋友却换了工作地点,你得跟着迁过去。
... ... ... ...
很多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形成了“无奈”,只能在一次次跳槽中去尝试着碰到一个合适的,能干得舒心些的工作。
环境对于我们个体而言,都是一种不确定型元素,因此只能把自己能确定的做好,那就是:树立目标、坚持学习、迎接有挑战的工作并不断总结归纳。
跳槽,其实并不可怕,在节奏如此之快的社会中,很正常。但最可怕的是,你频繁跳槽,却始终没有将自己的层次提升一些。
例如老胡认识一位市场经理,他在深圳工作,一年下来跳槽3-4次,可谓非常频繁。这位仁兄能力很强,表达也很好,每次面试都能找到不错的企业,可是他总是几个月后就厌烦了,因为他的个性总是习惯用找问题的眼光来看待当下的环境,跳槽后总跟同事们吹嘘以前的企业有多好,现在有多么的不好。所以每个环境里,他都无法长久适应下去,虽然总能跳个不错的单位,而且薪酬还有了不少幅度的增长,但他在职业生涯中其实是停步的,薪酬的差异仅仅是单位不同而已。
当然,以上的问题都是发展性的问题,只要你有目标,能告诫自己坚定得去储备足够的能力,都可以解决,甚至跳槽遇到好的机会,也是人生的一大进步呢。
不工作,就是逃避现实
不工作,如何生存呢?不论固定职业,还是兼职,都是工作。但不工作的人,不要谈什么理想,自己看不起现实之类的,都是谎话。正如古人所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自己安身立命都解决不了,怎么谈发展呢?
逃避现实,就是对自己丧失认可,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能够做好什么?
不论你是否有一个好的家庭,都应该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不论这个立足之地有多么的辛苦,或者多么的低级,你都应该面对它、接受它,因为这就是你的现在,这就是你自己。
而你要做的,就是不断把自己做好,才能去得到那些所谓“好”的机会。
老胡认为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是有努力之心,奋斗之心的,只是缺乏好的引导和疏解,毕竟多数人都只能将问题和烦恼放入自己的内心,慢慢去消化。但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承担起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作用。
老胡喜欢回答一些关于年轻人的问题,希望用多年的企业管理顾问经验来帮助更多的人寻找到正确的方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共同参与改造这个世界。
老胡简介
§企业动力量化管理系统(EEM)创始人
§系统量化管理专家、国家首届注册管理咨询师
§中国电气服务网创始人
§曾任中国普天集团、农产品股份、乐智教育、万维集团等集团顾问
§新浪财经、经济观察报联合推选“抗击经济严冬资深管理专家 ”
§清华领导力中心、上海交通大学MBA特邀管理教授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资深授课教授
§澳大利亚领导力中心(LPA)特聘资深讲师、高级管理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