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齐与秦并称“东西二帝”,为何东方齐国成为失败者?
这件事我们还得从秦齐称帝说起。
与齐称帝,秦国打了一手好算盘。
秦昭襄王是秦国统一华夏之前,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他
公元前284年,山东莒县一个残破的庙里,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子被捆绑着,旁边,是大批身着楚国装束的士兵。“只要你答应割让淮北之地,便可免除一死!”为头的楚国将军说道。“呸,尔等楚狗,不敢与孤正面较量,只敢趁人之危,孤若答应尔等要求,有何面目去见齐国的列祖列宗!”被缚男子恶狠狠的回答道。“那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好,我成全你!”楚国将军的语气变得冰冷,同时挥下手中的那把宝剑,霎时,鲜血溅了他一身,男子倒了下去!
他就是齐国君主——齐缗王田地。
(战国七雄示意图)
齐国,作为先秦时期最老牌的诸侯国,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战国末年,其实力也是毋庸置疑的。早在春秋时期,齐桓公就打出“尊王攘夷”的称号率先称霸,到了战国时期,田氏代齐,齐国的君主们奋发图强,在战国前期,先后用桂陵和马陵两场战役,把战国的第一个霸主魏国拉下马。即使到了战国中期,实力最强的秦国在“称帝”时也要拉齐国一起。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如此强大的诸侯国最终失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呢?
一.我的起点比你高
要说齐国的衰败,就离不开一个人,齐缗王田地。
(齐缗王田地剧照)
在他之前,齐国就已经是第一强国了。而田地刚刚做齐王,齐国就联合魏韩等国出兵伐楚,在齐国名将匡章的带领下,齐国在垂沙大败楚国,逼得楚国割地求和,甚至一度成为齐国的依附国。
刚一做王就迎来这样一场胜利,对手还是实力强大的楚国,齐缗王的起点不可谓不高,这让齐缗王异常的兴奋,他开始实现他人生的理想——齐国的争霸历程就此开始了!
二.驱逐孟尝夺实权
虽然齐缗王是齐国的国君,但即位之初齐国的实权掌握在田婴,田文(即孟尝君)父子手中,齐缗王一直希望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刚巧,“王甲事件”让他找到了机会,齐缗王因为被齐国贵族田甲挟持而怀疑这件事是孟尝君策划的,孟尝君被迫离开齐国,从此与母国势不两立,也为后来齐国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孟尝君田文剧照)
三.信任苏秦广树敌
在战国这样的大争之世,各国尤其注重人才的收集,齐国作为老牌强国更是这方面的佼佼者,“稷下学宫”就是齐国用来招揽人才的一大利器。而在孟尝君远走他乡之后,齐缗王需要一个人才帮他去处理国政,刚好,战国的一大才子到来让齐缗王喜出望外。他就是与秦相张仪齐名的著名纵横家——苏秦!
(纵横家苏秦剧照)
但是,齐缗王没有想到的是,苏秦表面上是齐国的重臣,实际上是燕国燕昭王派去的间谍,在苏秦的鼓动下,齐缗王变得越来越自大,狂妄。齐国用它强大的军事实力接连发动对外战争,先后击败韩,魏,燕等国,后来在齐将匡章的带领下一度攻破函谷关,逼得秦国割地求和,而一系列对外战争的胜利也让齐缗王的欲望上升到了极点。
只是,齐缗王不知道那句名言,“上帝要让你灭亡,必先让你疯狂”,如此四面树敌,齐国的实力上升到了顶峰,所谓盛极而衰,齐国衰败也不远了!
四.五国伐齐性命休
终于,在欲望的驱使下,齐缗王悍然发动灭宋之战,齐国的实力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宋国的灭亡,让其他诸侯国感到了危险,于是,一场合纵大战拉开了序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国伐齐之战!
(五国伐齐示意图)
公元前285年,秦,魏,燕,赵,韩五国举行合纵,五国任命燕国名将乐毅为统帅,帅军伐齐,彼时的齐缗王依然认为各国联军不过是土鸡瓦狗之流,而齐国的部队此时刚刚拿下宋国,已成强弩之末,不久,身处宋地的齐军主力被秦国歼灭,而乐毅联军又已抵达济水,齐缗王急忙派大将触子抵抗乐毅。即使到了此刻,齐缗王依然狂妄自大,强行命令触子主动出击,结果被联军击败,触子逃亡不知下落。临淄城已无天险可守,齐缗王被迫逃离临淄,几经波折来到莒县境内。
而在这里,等待齐缗王的不是齐国的援军,而是趁火打劫的楚国,齐缗王成为楚将浊齿的阶下囚,楚国想利用齐缗王获得此前被齐国占领的淮北之地,而齐缗王用死换来了最后一点尊严。
最终,齐国被乐毅攻占了七十二座城市,只剩下莒和即墨没有拿下,而燕国又遭遇燕昭王去世,即位的燕惠王不信任乐毅,乐毅被迫逃亡赵国,而齐国也在田单的带领下奋力一搏,用火牛阵成功击溃联军,齐国复国!
复国后的齐国已然元气大伤,再也不是“东西二帝”时的齐国了,只能眼睁睁看着秦国吞并六国,遗憾的退出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