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为什么不让《半生缘》中的顾曼桢有个好的结局?

其实这本小说的原名不叫《半生缘》,而叫《十八春》。《十八春》原本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多年后人们为了为祖国贡献力量再次聚集在一起,可以说是为了迎合政治和时代潮流而写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17 15:43:27

其实这本小说的原名不叫《半生缘》,而叫《十八春》。《十八春》原本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多年后人们为了为祖国贡献力量再次聚集在一起,可以说是为了迎合政治和时代潮流而写的。《半生缘》是张爱玲定居美国以后,1966年删减了大量有关政治方面的情节改写的,结局很悲剧很凄凉。

想在张爱玲笔下找温馨、找团圆,你肯定是找错人了。张爱玲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以悲剧收场,尽是惋惜、遗憾和悲凉。

要说结局最好的也不过是《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和范柳原,但那又如何,白流苏跟了范柳原不过是贪图钱财上的安稳。《金锁记》里的曹七巧更是被卖为人妇,渐渐扭曲了人性,失去了自我,甚至见不得亲生子女过得好。

说回《半生缘》这本书,文章的开篇就奠定了作品的悲剧色彩。曼桢和世钧再见面已是十四年后,你已娶,我已嫁,从前的从前都恍如梦境。错过的终究不能再回来,过往终究都会被埋葬。世上最凄婉的,莫过于情深缘浅。

曼桢的悲剧与她所处的时代,所在的原生家庭,她的生身母亲,她的亲姐姐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曼桢最后为了孩子,嫁给了祝鸿才,这就是她的宿命吧。

有句话说,作品最容易揭示一个人。张爱玲有个不幸的原生家庭,小时候父母离异,父亲再娶,张爱玲曾被关了很久的禁闭。再结合她个人的感情经历,两段婚姻都算不上幸福。这样的人生经历,催生了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也催生了一部又一部悲情的爱情故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