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要不是盗了东陵,那就是军阀混战时期诸多普通军阀之一了,没那么大的名气。
孙殿英早年是北洋旁系姜桂题的部下,后来投身草莽,在豫西占据山头为匪,手下也有几千人马。军阀混
孙殿英要不是盗了东陵,那就是军阀混战时期诸多普通军阀之一了,没那么大的名气。
孙殿英早年是北洋旁系姜桂题的部下,后来投身草莽,在豫西占据山头为匪,手下也有几千人马。军阀混战时期,孙殿英先后被军阀憨玉昆、孙岳、张宗昌等收编。在北伐战争时期他投靠了蒋介石,后来又参加过反蒋战争,中原大战后被张学良收编,多次易主,也算是标准的墙头草。
孙殿英鼎盛时是借热河抗战收编了大量的游兵散勇,手下一度达到7万多人马,不过这点兵力在民国时期的军阀中也只能算一般,和那些大军阀没法比。而且他也没什么地盘,一直都是依附大军阀生存而已。
另外孙殿英的部队大多也是草莽出身,跟着他无非是“利益”二字,战斗力差,稍有挫折还会倒戈。孙殿英后来进军西北,和占据西北的马步青、马步芳、马鸿宾、马鸿逵等军阀爆发“四马拒孙”之战时,后期就是因为手下陆续倒戈而兵败。
因此孙殿英的总体实力不强,在军阀中属于二三流角色,除了“热河抗战”和“四马拒孙”两战稍微有点名气之外,其他战斗中他都属于配角,原本估计在历史上没什么机会出名。
不过孙殿英曾经干过一件大事,就是为了筹集军饷,带着部队盗了慈禧的定东陵、乾隆的裕陵,盗走了大量的珍宝文物。此事闹的极大,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热门新闻,后来还被搬上银幕,孙殿英也得了一个“东陵大盗”的外号。一时间孙殿英也是出足了风头,当然他可能未必愿意这么出风头,毕竟这事也不是什么好事。
因此孙殿英能出名,主要还是因为盗墓造成的,不然也就是民国时期诸多的军阀之一,默默无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