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生于五胡乱华之前,为什么曹操后裔却分布在东北、山东、河南?

因为五胡乱华,是中国古代黑暗凄惨时代,匈奴、羯族、鲜卑、氏族、羌族、群起攻之对汉族打击诛杀,导致北方汉族人几十年下滑,面临灭种族危险。胡人居住中华边荒之地,不能形成气侯,因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0 02:30:05

你好,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曹操这个人。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那么这样一位发家于北方的人,他的后裔又为什么遍布那么多省份的呢?

位极人臣,子嗣众多,基数大

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曹操是一个有雄才大略之人,在他生前,官拜汉丞相,据《魏志·文帝纪》《任城陈萧王传》《武文世王公传》记载,曹操的儿子有25位,女儿6位。所以说,曹操是一个位极人臣而且拥有众多子嗣的人,而这一条件,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曹操的后裔可以分布在东北,山东,河南等地了,因为他本来的基数就大,所以随着时代变迁,人口转移,他众多儿女往不同地方生根发展,便造成了他后裔广布。

战乱纷争,人口迁徙

就像题主所说的五胡乱华一样,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第一次人口南迁时期,当时有过千万汉人因战乱等原因南迁。而曹操后裔在当时因为躲避战乱也参与到了这场人口迁徙中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少数民族政权积极汉化,汉人为师

在魏晋南北朝,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时期,积极推行汉化,向汉人学习。曹操既然贵为丞相,虽然汉王朝已灭,西晋将死,但在九品中正制的当时,曹操后裔可能不失仍为世家大族,因此是有学术有礼教之家,而少数民族汉化自然是向世家大族学习,任用世家大族之人为官,因此,曹操后裔在当时可能入朝为官,因此也可能发生人口的迁徙,尤其是往北方迁徙。

闯关东推动人口迁徙

闯关东是我国近代山东,河北等关内地区人们向关外东北地区谋生的一次人口迁徙。而曹操在三国时期主要活动区域为河南河北地区,因此其后裔自然也在该地区应该算是比较多的,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当年的曹家可能已经没落也未可知,所以如果说在东北地区也有曹操后裔,那也有可能是穿关东时期所到的关外。

在网上和一些记录片中也见过一些关于人类物种基因方面的一些对曹操后裔调查的方法或解答,但笔者认为这一问题以历史原因进行猜测也未尝不可(关键是笔者是文科生,看不懂基因工程问题)

以上便是我的回答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进行进一步探讨,如果您对这一问题有更多思路,也欢迎留言让更多人看到。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