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除了拼命努力挣钱都忘了什么是七年之痒了,哦,以过十一年之痒了,结婚十三年了。 “七年之痒”是个舶来词,原意是:事态发展到第七个年头,就会出现问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七年之痒”是个舶来词,原意是:事态发展到第七个年头,就会出现问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后来,便被用于形容某类婚姻现象了。其中的“七”字,是虚数。不一定是七年,也可能是三年,或者四年、五年、八年……
“七年之痒”的核心意思是:人在一个环境中呆得久了,就会产生审美疲劳或厌倦心理。即便不是婚姻关系,人与人的相处,时间久了,也会出现裂痕。有一种说法:“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也是用来比喻“友情难以持久”,或“好景不长”的,与“七年之痒”的说法,异曲同工。
但是,道理不一定都是真理。况且,“事在人为”也是道理。男人女人进入了婚姻殿堂,相互之间的神秘感消失了,底细或缺陷也暴露了。婚姻涉及到的柴米油盐,吃喝拉撒等诸多的实际问题,都需要自己亲自处理了。尤其有了小孩以后,夫妻双方都把自己的爱,投放到了孩子的身上了。对于家庭的满足感,也都通过孩子来实现了。虽说孩子的出生对于婚姻的维持起到一定的延续作用,但是,夫妻之间的感情却越来越松懈了,越来越疏远了,甚至感到厌倦了。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忽视了夫妻双方的感情交流和心愿沟通。特别是那些出外打工养家的夫妻,由于聚少离多,性爱和家庭的长期分离,更容易发生感情上的危机。然而,另一方面,在现代婚姻中,由于夫妻双方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新鲜事物的不断涌现,他们对婚姻生活的质量要求却越来越高,这就更容易造成他们对婚姻的失望。
然而,即便如此,“七年之痒”也并不存在于所有的夫妻之间。因为,婚姻本身是神圣的,它是爱情和肉体的完美结合。那些夫妻双方都有着较高素养,有着稳定的工作,经常进行有效的感情交流的夫妻,达到“金婚”、“银婚”、“钻石婚”的,却大有人在。
所以,夫妻之间,只要始终保持年轻心态,相互理解和尊重,既不断更新爱情,又能在相互之间保持适当的时空距离;既能尊重对方隐私,互不干涉对方的交友自由,又能经常创造“小别如新婚”的高雅情致,不仅能够有效增加夫妻双方的满足感,增进夫妻感情,也是能够有效规避所谓“七年之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