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家介绍一下我见过、熟悉的云南十八怪:
1、姑娘叫老太
在我们这里,妻子把丈夫的姐妹都称为姑老太;孩子把爸爸的姐妹称为娘娘。
2、四季衣服同穿戴
云南有句俗语“遇雨入冬”
和大家介绍一下我见过、熟悉的云南十八怪:
1、姑娘叫老太
在我们这里,妻子把丈夫的姐妹都称为姑老太;孩子把爸爸的姐妹称为娘娘。
2、四季衣服同穿戴
云南有句俗语“遇雨入冬”。
就是遇到连绵几天的阴雨天,气温就会下降到十多度,犹如过冬天。夏天也是如此,所以走在街上就会看到有穿短袖短裤的、有穿毛衣的、有穿大衣的、也有穿羽绒服的;冬天也一样,连续晴天、艳阳高照,气温一般都在二十多度,走在街上穿羽绒服的、穿毛衣的、穿大衣的、穿衬衣体恤的、甚至穿短袖的,您都能看到。
3、鸡蛋用草拴着卖
小时候赶集,附近村民来卖农产品,东西都是用稻草拴着或捆着卖的。鸡蛋用稻草一个一个的编起来拴成串,一般10个一串(现在去腾冲热海,鸡蛋还会有这样卖的)。有些新鲜的豆类、新鲜的菌子也是用稻草拴串卖。现在都用塑料制品替代了。
4、粑粑叫饵块
饵块,应是云南的特色小吃。用大米煮熟(或蒸熟),舂成薄厚不同的圆形,烧了吃;或舂成圆筒状再切片、或舂成细条的饵丝,炒吃、煮吃。
在云南腾冲,炒饵块还有一个有故事的美名“大救驾”。
5、草帽当锅盖
其实这种稻草编的锅盖并非草帽,只是相似。它比草帽厚重,顶部尖,底部圆,比草帽深,没有帽檐,底部可以根据锅口的尺寸大小不同来编织。我老家以前厨房用的大铁锅、竹蒸笼的盖子基本都是用这种草编锅盖(也有用木制的锅盖)。现在已经被铝、不锈钢、玻璃的或其他材料的锅盖替代了。
6、竹筒当烟袋
“烟筒”。是用10厘米左右粗、60到80厘米长的大竹子(有些会更短小点,有些又更长一点),留底,竹节之间打通,在稍微中偏下处开个口,按上一段合适的、拇指粗的细竹,就如茶壶嘴。细竹嘴里放烟丝或卷烟,点燃,大竹筒里放水,在筒口抽吸。现在烟筒也随处可见,只是材质除了竹的,还多了金属材料的。
7、石头长在云天外
云南石林,喀斯特地貌,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的美誉。有高大的剑状、柱状、蘑菇状、塔状等石灰岩,还有锥状山峰、断崖瀑布、溶洞、石芽、钟乳、暗河、天生桥……
8、这边下雨那边晒
云南秋天很常见的天气,古语早就有言“秋雨不过沟”
我家离我上班的地点不超过两公里,骑自行车不超过15分钟。记得一次雨天,我家这里下着瓢泼大雨,眼看要到上班时间了,等不到雨小了,我只能匆匆穿上雨衣,骑上自行车赶去上班。骑了几分钟,发现雨停了,前面的柏油路面上没有任何雨水痕迹,用我们的方言说“干生生呢”;继续骑了几分钟到单位,蓝天白云,太阳高挂,看着穿着滴水雨衣、面红耳赤、满头满脸大汗的我,同事们很不厚道的哈哈大笑。
9、火车没有汽车跑得快
没有高铁前,昆明到楚雄,自己开车走高速,两个多小时;坐长途客车三个多小时;坐客运火车四个多小时。火车,车厢多、车身比汽车长很多;云南,山大、山多、山山相连,火车的速度比不过汽车,这也是云南独有的特色吧!
现在有了高铁,客运汽车跑的就没有火车快啦!
10、脚趾常年穿在外
云南的西双版纳、思茅、瑞丽等热带地区,四季气温高,聚居在那的泰族四季基本都是穿拖鞋。
11、小和尚可以谈恋爱
西双版纳的傣族,男孩子从小都要送进寺庙读书学习,成为小和尚,长大后就没限制,还俗、恋爱、成家、工作都可以。
12、背着娃娃谈恋爱
云南的大部分少数民族都擅长歌舞,陌生的青年人会因节日期间对歌、聚集跳舞相识,但不一定会马上去谈婚论嫁。热情奔放的他们就有了一个相处、相恋、相知的过程。其实这一习俗,在建国初颁布婚姻法后就逐渐消失,反而是当下的年轻人将这一习俗延续、发扬。
13、鲜花四季开不败;
14、常年能出好瓜菜
云南独特的气候,很多地区大部分时间气温都在20多度,即便是在冬天,也只会有很短的时间里气温会在零下一两度,云南的冬天很少下雪。气温的原因,植物常年都有绿的、四季也都有不同的花在开;新鲜蔬菜瓜果常年都有。
15、蚂蚱能做下酒菜
每年稻谷成熟的季节,就会有卖蚱蜢的。捕捉活蚱蜢据说还是很幸苦的,要在太阳出来之前、田间有露水、蚱蜢飞不起来时捕捉;捕捉到的活蚱蜢要用涨水煮,不能煮太久,然后捞出晾晒干,再拿到市场上卖。我们呢!就是买这种半成品,回家后用油炸熟,香、脆可口,不但下酒、还下饭,从小吃到大。
16、新鞋后面补一块
我奶奶在世时,一直穿的就是这种后面有块布的鞋子。为了鞋子穿在脚上不松、不脱落,鞋子除了大小要合适外,鞋口也不能很大。因而现在的鞋子,前面或有松紧带、或有鞋带,或者侧面、后面有拉链;以前的布鞋没有这些装备,但鞋口也不能大,穿鞋时手指就不能插进去提拉,这样一来鞋后跟就很难套上脚,这时鞋后面的这块布就起关键性作用了……呵呵!大家知道这块布的功效了吧?不错,就是双手一提这块布,鞋后跟就套上脚啦!
17、树上松毛扭着卖
扭好的松毛有卖,我们家没有买过,但是我们家自己去扭。
小时候,爸爸妈妈会利用休息日带我们上山,妈妈用竹耙搜拢松树下的松毛,我用特制的扭钩在爸爸的添加下把松毛扭成两三米长的麻花,爸爸折拢、捆绑。一般扭好一大挑子,由爸爸挑着回家晒干,可以用很久。烧柴火灶煮饭时,宰成一段一段的干松毛就是最好的引火物。
18、三个蚊子一盘菜
这一怪是比喻蚊子很大。云南热带地区的蚊子很多、很大,四季都有。就是现在昆明冬天,住在高楼层里也还是会偶尔看到大蚊子滴!
现在云南十八怪有很多版本,没听说过,没见过。但这些与众不同、独特的风俗习惯,都是由于云南独特的地理风貌、气候状况、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的,而这些也形成了云南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