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孩子,家长不想在起跑线上输了,小学纷纷送到县城上学就以为赢了,你怎么看?

我在县城从教近三十年,我姐姐一直在乡镇任教。家庭成员老师居多,聚在一起难免聊到教育话题,对农村家庭教育的变化有比较多的感受。
两千年前后,农村家长带孩子到县城上学的意识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4 00:21:38

我在县城从教近三十年,我姐姐一直在乡镇任教。家庭成员老师居多,聚在一起难免聊到教育话题,对农村家庭教育的变化有比较多的感受。

两千年前后,农村家长带孩子到县城上学的意识基本没有,大多数农村家庭都是夫妻一起外出打工,孩子留在家里,由祖辈照顾、上学。

那时村小、镇小、县城小学生源基本均衡。

也许是他们感受到了打工的艰辛,也许是走出去增长了见识,也许是他们知道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最重要的是他们打工挣到了钱。

谁都希望尽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发展。

当他们手中有了积蓄,地方政府又鼓励农民买房,他们就选择买房,带孩子进城上学。

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买房带孩子进城上学,现在的村小基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有的乡镇中学教师数量已经多于学生,而县城学校已经是人满为患。

到县城上学就算赢?就算没输在起跑线?

哪有那么容易的赢?!再说怎样的教育才算赢?

农村孩子到了县城,因抗拒不住各种诱惑,误入歧途的孩子不少;

因心理不适应,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的也屡见不鲜;

更有的孩子因为和县城同学生活境况的差距,对自己的父母产生仇恨情绪的。

十年树木,百年才树人。教育没有起跑线,也没有终点站,教育子女,也许是每对父母的终身义务。

至于你的教育是否成功,是否赢了,评判者不该是别人,也不是家长,而应该是自己的孩子。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