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群体免疫」政策是否会使中国、意大利「严防严控」的努力功亏一篑?

这两天以来,英国公布的让大家获得“群体免疫”的政策,让很多朋友惊掉了眼球,一向以保守、认真著称的英国,竟然在疫情防控的问题时,采取的是“不抵抗政策”。关于英国的相关政策,请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4 06:46:10

这两天以来,英国公布的让大家获得“群体免疫”的政策,让很多朋友惊掉了眼球,一向以保守、认真著称的英国,竟然在疫情防控的问题时,采取的是“不抵抗政策”。关于英国的相关政策,请看以下新闻消息——

3月12日,英国首相约翰逊表示,英国应对疫情的政策将转向“延迟疫情蔓延”阶段,并采取比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更温和的措施。英国政府专家解释称,激进的措施只应在最佳时间实施,目前想要所有人不感染不可能,当大部分人感染后可获得“群体免疫力”。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朗斯甚至提到,让4000万英国人接触新冠病毒,以便达到60%的人群感染,在全国形成群体免疫效果。

英国这个政策靠谱不靠谱,虽然有部分朋友表示理解和支持,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英国专家估计的这种做法导致的死亡率不会超过1%,咱就以1%的死亡率来看,按英国专家提出的让60%,约为4000万左右的英国人感染以获得“群体性免疫”来计算,这场疫情发展下来,会有40万左右的人因此次的疫情而丧生,而对于这些因为没积极防控而感染病毒,最终导致死亡的人,不管是哪个年龄段,不管是什么人,谁又来为这些人的生命负责呢?

面对疫情,除了政府还有个人,英国民众对于这样的政策不知道作何感想,但目前有新闻报道的消息称,英国已经有超过10万人在请愿书上签名,要求政府采取“更积极的政策”来进行疫情防控,建议的措施包括封城,限制人员流动等。目前政府态度是否会转变不可知,疫情防控就只能靠民众自己了,如果英国民众能够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积极的做好个人防护,相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也会得到一定的遏制,但光靠民众的觉悟,而政府不积极的采取措施加强防控,对于该国的疫情形势,虽然到目前为止,英国的确诊人数为1395例,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还不算太靠前,对对于其之后疫情会如何发展,真的不能报什么太乐观的态度。

当然反过来还有一种声音说,英国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你让民众做好防护,民众要自由,政府宣布甩手不管了,民众反而吓得不敢出门了,如果能够通过实施这样的政策,而提高大家的防护和防控意识,倒也不失为一个“奇招”了。但相信无论如何,政府的积极管控还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外松内紧,还是积极管控,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单靠民众自己去做好防控,真的不值得效果最终会如何。

如果某些国家不积极的进行疫情防控,导致这些国家的疫情出现大规模的爆发,会不会影响严格防控国家的疫情控制呢?当然是有可能的,毕竟目前的世界并不是静止的,人员的流动也不可避免,如果疫情在某些国家出现爆发式的增长,这个国家进入其他国家的人员,称为输入性病例,引起其他密切接触者感染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对于疫情已经得到有效防控的国家来说,如何积极的“防输入”,就成了重中之重。

目前国内的疫情高峰已经过去,相关专家以及社会各方面也都在呼吁“防输入”的问题,这对相关机场、海关的入境检疫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在此基础上,也有很多新的措施出台,进一步的加强对入境人员的管理,尽量减少输入性病例的产生和散播,就在昨天,北京宣布对于首都机场所有入境航班,对所有人员采取集中隔离14天的措施,费用自理,对于这样升级的管控措施,对于预防输入当然是非常好的措施,但相信对于大规模的集中隔离带来的管理压力,相信也是巨大的。如何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做好入境人员的防输入管理,相信在近期一段时间以内,还是我们相关部门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有朋友提出,对于英国这样的放松疫情防控的国家,应该立即采取断航措施,对于这样激进的做法,当然有助于防止疫情的“倒灌回流”,但以目前英国的疫情形势来看,相信近期各方面还不会采取这样的措施,而如果英国政府继续执行这样的“放弃抵抗政策”,而其国内的疫情迅速发展,进一步失去控制,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实施断航措施,也是未尝不可以考虑的一种疫情防控措施。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